参国投降

 “什么?汝说下镁镇遭袭?”

 听到斥候突然报告。原本一直智珠在握,准备一路掩杀乾军的周访,不由变了脸色。这即墨镇乃是他的老巢,更是通往琅琊郡城的要道。一旦失陷,不提眼下大军粮草和后续司马睿的责罚,光是他眼下能不能安然退回琅琊郡,都是一个问题。

 “苏温呢?他是怎么看粮草的?下镁镇不是留了两千守军吗?”

 “敌军预先伏击了吾军后方的一支运粮队,而后伪装成溃军入营。苏幢主不察之下,被敌将袭杀……”

 “某知道了。”

 周访闭目一阵思虑后,叹了口气,当即下令道:“传令下去,各部交替掩护,向北撤军。”

 “父亲,那营中的那些物资?”

 “全部放弃!”

 “全部放弃?”周光惊讶道:“可是父亲,眼下胜负未分,吾军还有胜算啊!”

 “汝觉得王处仲会救吾等吗?”

 周光闻言默然不语。此次受命南征,自家父亲主力尽出,即墨县已经没有其他兵马能救援下镁镇。

 而附近的崂山、五莲、胶南三县,其中崂山县都督陶侃,前日领崂山县主力西援日照县,抵御齐国入侵,眼下县中只有一些老弱病残。

 五莲县都督苏峻,平日拥兵自重,眼下也正和郗鉴共同清剿莒国残党。与公与私都抽不开身。剩下的也只有胶南县的王含了。

 他是大将军王敦的兄长。王敦此人向来和自己父亲周访不和,虽然自家兄长周抚和王敦关系不错。但对方肯定不会因此就拿出手上的部曲,拼死救援下镁镇。

 说到这,就要提一句东晋国内的制度了。眼下的东晋国内,所实行的兵制是彻底让兵为将有的部曲制。因为历史上构成东晋的,是一个个大大小小的世家和流民帅们。与其说东晋说是一个国家,还不如说是一个豪族同盟。

 各将领麾下的士卒,与其说是国家的士卒。不如说是各大世家、豪族的私兵。所以东晋国中,各部兵马的配合意识,不是一般的差。不能说是各部精诚团结配合无间。也可以说是友军有难不动如山!

 这种局面,直到后来东晋在前秦的巨大压力下建立北府军,发动了淝水之战。在外部压力下真正统合了一次各部人马,才有了一定好转。而《皇朝》中的东晋国,也沿袭了这一作风。东晋国内各县人马,都是各大世家、豪族、乡勇私军组成。眼下的司马家,除了周访、陶侃等少数忠志之士。其他人基本都是听调不听宣的局面。

 精神紧绷的柴再用,在见到东晋军开始缓缓撤军后,总算长出了口气。这一仗下来,三千兵马被周访灭了将近一千,绝对是史无前例的惨败,如果不是周访撤军,恐怕柴再用真的交代在东陵县了。

 周访撤退的消息,因为玩家的原因,当天便传遍了整个东海郡,乾国上下一片欢呼,然而有人欢喜有人愁,就比如现在的参国国君林昌。

 原本他是准备借助太史慈的勇武和刘建锋麾下兵马的支撑,在乾国两边人马没有夹攻参国之前破局,从而与乾国分庭抗礼。

 然而刘建锋的倒戈,以致于其麾下最后的倚仗太史慈也成了乾国的俘虏。不过好在这个时候,他收到了东晋国入侵东海郡的消息。

 有了东晋国搅局,使得林昌觉得事情出现了转机,或许自己还有反败为胜的机会。结果让他万万没想到的是,名垂千古的一代名将周访、徐盛,竟然败在了柴再用、何谦、高衡这些低档次的武将手中,仅仅两天,便退回了琅琊郡。以至于林昌破口大骂二人废物。

 毕竟这个时候,他才刚刚派出使者,联络泗水的孟江雪和LY的秦风,还未曾来得及结盟。

 双重打击下,林昌心力交瘁。看着郯城下近万的乾军,以及整个参国朝堂已无人可用,林昌最终选择了投降,不过就这么把参国让给张硕,他自然不会同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