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溪村,各种福利的代名词

 那几个外村过来打探的,嫉妒得眼珠子都红了。

 不知道从从什么时候起,“桃溪村”慢慢变成了各种福利的代名词。、

 虽然大家伙没有明着说出来,但是已经隐隐有这个感觉。

 从去年中的小麒麟瓜一战成名。

 到桃溪村成功拉到城乡合作扶持金,让萩芦镇得到一大笔充足的资金进行公共建设,真正做到惠民利民。

 再到七七图书馆建立,给桃溪村及周边邻近村落的人都带来了实惠。

 最后是今天的七七食品厂。

 自打年前传出桃溪村有人即将建厂子的消息后,不说萩芦镇,就是整个洋县都有无数人在暗处关注着事态进展。

 所有人关注的同时也在期待。

 七七食品厂背后的身份背景,早就已经在暗中传出去了。

 有那么大的靠山,有那么雄厚的实力,这个食品厂还能小了去?

 招人是肯定的,而且规模绝对不会小。

 工人不说上千也要招上几百。

 到年后七七食品厂厂房正式建成竣工,暗里的氛围就开始骤然变得紧张白热化,激烈起来。

 这年头谁不想进厂子里面工作?

 干干净净轻轻松松的就过一天,每天固定干上几小时,到月尾就能拿到一笔固定的工资。

 不像在地里刨食,风吹日晒的收入还不稳定,愁了夏天愁秋天,愁完秋天愁明年。

 总而言之,如今桃溪村的影响力,已经从村辐射到镇,再辐射到整个阳县,越来越广,越来越引人注目。

 当年被人嘲笑是阳县最贫穷村落的桃溪村,早就已经在人们毫无所觉的时候,打了个漂亮的翻身,转眼就成为所有人羡慕嫉妒的对象。

 眼看着眼前这般热烈的景象,有两个外村人忍不住了,厚着脸皮挤到老村长面前打探。

 “李村长,我们是隔壁村子过来的,想跟你问问七七食品厂往外招工不?招多少人?我们有没有机会进场子?每个月的工资是多少?还有食品厂对外招工的时候,是不是也跟对桃溪村一样没有任何条件要求?”

 刚才还笑眯眯的老村长,立刻脸色一肃,“工厂招人进来做工,当然是有条件限制的,不可能什么人都往里招啊。这就跟家里好好的放着一缸大米,你不可能把老鼠往米缸里放一个道理不是?”

 说完,老村长又跟变脸似的,脸色缓和下来,开始慢慢从头回答对方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