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协议(求推荐票)

 也是因此,奥斯曼帝国的君主苏丹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及***文化,因而东西文明在其得以统合。

 16世纪苏莱曼大帝在位之时,奥斯曼帝国日趋鼎盛。其领土在17世纪更达最高峰。在巴巴罗萨的带领下,其海军更掌控地中海。

 虽然现在欧罗巴海军崛起,对其在地中海的统治产生影响,但这一片海域之上,他仍然是主权国家。

 此时的奥斯曼帝国正处于苏丹女权时期。由太后代表担任苏丹也就是皇帝的儿子行使权力,这并非前所未有。

 现在担任摄政皇太后的是柯塞姆苏丹,被认为是最危险最聪明的苏丹皇太后。

 历史上,她通过统治她的儿子穆拉德四世、易卜拉欣一世和她的孙子穆罕默德四世来维持她自西历1623年至西历1687年漫长的统治。

 大明帝国虽然已经和英格兰建立了贸易关系,但是不代表就不与其它的国家进行合作了,正相反,在计划之中,大明帝国至少要同时支持两个国家,这样才可以平衡发展,不至于让一家独大。

 并且,如果走地中海贸易路线,过直布罗陀海峡,奥斯曼帝国就是一个绕不过去的国家,而想要通过与大明帝国交恶的西班牙人掌控的海峡,更是需要有一支强大的护航。

 为了保险起见,只是依靠英格兰的舰队是无法达到有绝对的把握的,两个国家联合,这样才能确保贸易的正常进行。

 于是,这一支商队来到了威尼斯,也就是位于爱琴海的克里特岛上。

 大明帝国的这一支商船是武装商船,三十艘大船全部都是装备着四五门火炮的那种,这里说的火炮都是舰载火炮,比欧罗巴此时的火炮口径大了十倍甚至更多。

 这支船队的目的地就是威尼斯。

 威尼斯虽然名义上属于奥斯曼帝国,但实际上这里因为远离奥斯曼帝国本土,相对dú • lì ,而且其本身也是一个dú • lì 的国家,与奥斯曼帝国是附属国的关系。

 曾经的威尼斯凭借着东罗马帝国也就是拜占庭帝国成为了地中海地区的海权霸主,巅峰时期拥有三千多艘商船,拥有最强大的地中海舰队。

 当然,现在的威尼斯已经没落了,放弃了军事和商贸的发展,转而投向了人文主义的艺术。

 这其中。与欧罗巴地区的各个国家逐渐强大起来的海军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实际上,在这里奥斯曼帝国的统治势力并不是很强,如果有需要,大明帝国的这支船队就可以直接将其攻打下来。

 毕竟这支船队,可是由郑芝龙亲自率领的,带着足足五千人的水师陆战营兵力。

 再加上商船上配置的防雨力量,这股军力足以扫平一些欧罗巴小国了。

 甚至,和一些强大的欧罗巴国家对抗也是没有问题的。

 但大明帝国的战略是不直接插手欧罗巴地区的事务,让他们这些国家之间自相残杀。

 所以,郑芝龙没有第一时间直接让大明帝国西洋贸易舰队攻打威尼斯,而是采取了缓慢靠岸的方式。

 这一次前来西洋做贸易,郑芝龙带着卢修斯以及十几个加入大明帝国户籍的西洋人。

 虽然郑芝龙也懂得一些荷兰语和西班牙语,但对于西洋人之间的贸易,还是西洋人自己对这边更加熟悉。

 上一次卢修斯代表大明帝国出使荷兰七省共和国,本来是带着礼物去的,结果却被荷兰坚决地抵制,甚至还将他驱逐。

 回到大明帝国之后,卢修斯就一直想着可以回到这边,让那些目中无人的傲慢家伙,匍匐在自己的面前。

 让他们明白,他们侮辱的是一个大明帝国的人,而欺负一个大明帝国的人,下场是凄惨的!

 其实他原本想去美洲那边,毕竟那边已经直接支持英格兰与荷兰作战,他觉得自己可以趁机仗势欺人,借助大明帝国的兵锋,直接让荷兰董事会那些家伙认识到他们的无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