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谁谁死的功法(求推荐票)

 接下来,朱燮元率领军队南下木邦宣慰司,孙应元率领军队北上孟养宣慰司,三天之内,两个本来就属于大明帝国的地区,再次回到了大明版图。

 轻型迫击炮配合栓动步枪,没有任何一支东吁王朝的军队可以抵挡得住神射营的进攻。

 此时的东吁王朝在位的是他隆王,他摒弃对外战争,致力于恢复和发展国内经济,分配土地给无地的农民。

 等到他得到明军收复三块土地消息的时候,大明已经完成了对三地的重新布防。

 西历1551年,莽应龙继位东吁王。他灭阿瓦王朝,征服各掸邦,完成了缅甸的第二次统一。

 西历1446年,朝廷对云南西南边境进行重新调整,最终形成“三宣六慰”,即南甸、干崖、陇川三宣抚司,和车里、缅甸、木邦、八百、孟养、老挝六慰。

 在明朝全盛时期其领土几乎包括了今缅甸全境,可以说这是中华王朝距离印度洋最近的一次。

 然而明朝对缅甸的统治主要是通过册封当地统治者的方式实现羁縻统治,并不稳固。

 西历1555年,东吁王朝国君莽应龙执行北上侵略的扩张政策。

 他以索取“花马礼”为借口,不断进攻大明帝国所属土司。

 北上攻占阿瓦王国后,一路向北,夺木邦,侵陇川等地。攻陷兰那。吞并了八百、老挝和车里。

 西历1573年,攻占木邦、蛮莫、陇川、孟养等土司,至此,明朝设立的“三宣六慰”全部沦陷。

 后来,明帝国与东吁王朝反复较量,到朱燮元领军入云南之前,明王朝丧失了原辖的木邦、孟养、孟密、老挝、八百宣慰司。

 明初的“三宣六慰”,只保有了车里一个宣慰司和南甸、干崖、陇川三个宣抚司。

 对这些地区的争夺,一直是两国之间根本矛盾。

 东吁王朝如今在位的他隆王虽然致力于修生养息,但涉及到土地主权的丧失,他不得不发兵征讨。

 明军这边,在收复三个宣慰司之后,并没有再继续收复其它的地区,而是积极地调配各方面的资源,加强对三地的控制。

 原本大明帝国对这些地方失去掌控,就是因为这里只是简单的土司统治,并没有真正被当作是大明的国土。

 这一次战争之后,直接对这些地方进行改土归流,把土司制度废除,换上布政司制度进行安排,虽然在执政方面的人还是那些,但性质已经发生了改变。

 同时,大明军队以逸待劳,等待东吁王朝的军队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