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敌卖国之罪,甚于造反

 现在大额的收入都在萧升的商会之中,大明的国库和朱由检的內帑之中都很干净。

 钱不能让那些官员看到,否则他们肯定会想尽办法去吃上一口,绝对不会放过。

 萧升花银子的地方很多,为了供应整个北方的煤炭,让煌夏煤炭商会形成高度地垄断,他花了不少钱去购买矿产和煤炭工厂。

 崇祯元年这个冬天,京城之内基本上都采用了烧蜂窝煤取暖的方式,周边的城市如天津等也有不少人购买,煌夏煤炭商会是功不可没的。

 虽然卖煤炭赚得也不少,但是相比于萧升那大额的资金投入来说,还不能做到收支平衡。

 不过这没关系,煤炭的开发是蒸汽机车之后能够奔跑在大明土地上的基础条件之一,充分的煤炭储备,可以让之后蒸汽机车的技术利用起来更加迅速。

 除了煤炭,水泥厂的建设需要跟上,现在水泥的消耗太大了,虽然第二和第三分厂已经在建设,但还远远不够。

 为了修建“京太公路”,基本上把水泥厂的产能全部耗光了,为了保证其它厂区的建设,第二分厂才建设一半,就先投产了。

 水泥厂还需要继续扩建,崇祯元年朱由检和萧升可是规划至少再修建三条公路,而且这一次修建的不再只是像“京太公路”这么短距离了,并且还会有很多的支线。

 到时候这边的水泥厂供应肯定拖延进度,所以萧升还计划着现在沿途建立水泥厂,而后再修建公路。

 煤炭,水泥,再然后就是钢铁了。

 钢铁产量是一个国家国力的体现,如果不是有晋商等汉奸卖给后金那么多的铁器,他们还只是一群拿着木头弓箭打猎的原始人。

 后金人少,但是他们把有限的钢铁用在了对军队的武装上面,从而使得军队的战斗力变得极强。

 而大明的钢铁,都被那些不良商人卖给了敌人。

 制造火器需要很多优质的钢铁,制造农具,水利机器等也需要很多钢铁,钢铁是发展的基础之一。

 钢铁巨舰的大航海时代还没有来临,萧升和朱由检想要让大明成为蒸汽铁甲舰大航海时代的开启者,而这也是需要钢铁行业作为基础的。

 高级技术方面,背靠现代化世界的大明不用为此担忧,只要第一批新式学堂的学生毕业,那么他们就可以快速地学习新的高级知识,掌握高级技术。

 而基础工业,就成为了制约大明大踏步发展的主要原因。

 萧升每天忙忙碌碌安排煤炭,钢铁和水泥工厂的建设,就是为了给今后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