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司

 起初大家还以为《煌夏日报》和《大明周刊》一样,都是将国政的事情,但拿到后才发现,这两种报纸完全不一样。

 首先《煌夏日报》为三日一发行,并且在开头注明:商业性报刊。

 整张日报,划分出了若干版块。

 民生,商业,文化,法律,故事五个部分。

 民生版块,就是统计前天京城之内,关于柴米油盐酱醋茶以及一些百姓常用的生活用品的价格。

 商业版块,就是刊登关于京城之内一些生意商铺的广告。

 文化版块,则是刊登名人事迹,著名诗词,文化集会等信息。

 法律版块,根据一个个真实的案例来普及法律,让大明百姓知道有些人受到处罚是因为触犯了什么律法。

 故事版块,就简单了,单纯为了可以吸引读者和订阅量而存在的版块,不过也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比如现在正在连载的内容就是经过改编的《满江红:岳飞传》。

 五个版块的内容,针对不同身份的人进行设定。

 其中商业版块和文化版块,相信会有不少人愿意花钱来刊登一次报纸的。

 尤其是某些文人,对名气极为看重的他们,在报纸发行的第一天,就意识到了这是多么好的一次成名的机会。

 第一版《煌夏日报》文化版块刊登的是一个叫做江城的举人的一首词。

 江城在一天之内,就成为了京城之内,文人圈子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存在,而原本,他只是一个寄居在京城之内,因为得罪人而不能做官,一心考取进士,从二十二岁中举到现在二十七岁,五年的时间,没有能够入榜。

 五年的时间,足够磨去一个人所有的棱角,在几天前,萧升招募一批“门客”,其实就是招募《煌夏日报》的编辑团队,江城脱颖而出。

 于是乎,他就成为了第一个登上《煌夏日报》的文人,一举成名,无人不识君!

 文人们蠢蠢欲动,而商人们则是直接找上了报社的大门。

 那几家被登上报纸的店铺,今天的生意比之前至少多两成的营收,报纸带来的宣传力度不可谓不大,大部分商人都敏锐地发现了这种报纸的商业价值所在,于是都想要来为自家的店铺提升一下名气。

 而那故事版块的《满江红:岳飞传》也是获得了百姓的热捧,整个京城对报纸的认知已经确定了下来。

 《煌夏日报》非常成功,得到了广大京城百姓的认可。

 《大明周刊》联合《煌夏日报》,再加上煌夏商会对底层雇工的控制,京城的舆论就完全掌握在了萧升和朱由检的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