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詹少宁不解,他的父亲笑眯眯地解释道:“太尉负责全国军事,执掌天下军政事务。楚将军来洛阳要粮,首当其冲的就是太尉。张大人,我听说他先前已经找过你几次,但都被你称病躲过去了?”

 张良栋苦笑一声,也不找地方躲了,“我倒是想给他调军饷啊……”

 可满朝都知道,他这个太尉只是一个虚职,实权握在皇上手里呢。

 欧阳廷叹了口气,“罢了罢了,北疆十三万士兵的口粮重中之重,待回头,我们再一起上书天子帮帮他。”

 说话间,元里和楚贺潮已经走了过来。

 三位大人早已认识楚贺潮,他们对元里更为好奇,三双眼睛同时朝元里看去。

 元里面上带笑,容貌俊秀,英气勃发,却没有外露锋芒,内敛得令人心生好感。第一眼看过去,三位大人便对元里的印象极好。

 在他们的注视下,元里表现得镇定大方,不卑不亢地朝诸位行了礼,抬头一看,就对上挤眉弄眼的詹少宁。

 詹少宁可算是找到一个同龄人一起遭罪了,他笑容满面,“元兄。”

 元里也有些惊讶,“少宁兄。”

 詹少宁示意元里坐在自己身边,坐下后两人寒暄了几句。

 “你也是国子学的学生吧,”詹少宁道,“元兄,你什么时候来国子学听讲啊?”

 元里笑道:“应该不过几日就会去了。”

 他们两个闲聊之余,也在听几位大人的对话。

 楚贺潮出乎意料地没有提起军饷一事,只是端着酒杯慢条斯理地品着酒,与其他人说说笑笑,若非他高大的身形,这么看起来倒更加像个儒将。

 话题又慢慢地移到了元里的身上。

 “汝阳元里,我倒是听说过你的名声,你是个孝顺的好孩子。楚伯远在拜帖中说你才德兼备,有雄才大略,倒不知这是真是假?”

 伯远便是楚明丰的字。元里笑道:“楚大人所言夸张了。”

 “好小子,不必自谦,”张良栋摸了摸胡子,楚明丰很少会给别人写推荐信,更别说是这样话里话外难掩欣赏的推荐信,他相信楚明丰的眼光,不由对元里升起了几分期待,“那我便来考考你。”

 张良栋拿了几个问题考问元里。顾及到现下读书很难,他问的都是极其简单的问题。元里对答如流,并且总能举一反三,回答更是新颖有趣。

 张良栋兴致起来了,“你今日来拜见我,是想要拜我为师吗?”

 元里眼中一亮,“是,学生仰慕太尉大人久矣。”

 张良栋名下有许多弟子,是名副其实的天下之师。元里觉得他多一个徒弟不多,少一个徒弟不少,他还是有很大的把握能拜入张良栋名下的。

 果不其然,张良栋露出了微微动摇思索的神色,半晌后,他问道:“你想拜我为师,是想从我这里学到什么呢?”

 “学得五经,懂得礼乐书数。”元里道。

 张良栋又问,“你学得这些,是想要做什么?”

 元里道:“为了出仕为官。”

 张良栋并不喜欢满心功名利禄的人,但元里回答得却很坦诚,他的眼神清亮,干干脆脆。张良栋非但没起恶意,反而喜欢他的诚恳,继续问道:“那你想要做什么样的官?是位列三公内阁,还是地方官员?”

 元里抿唇一笑,“我想要做保家卫国的官。”

 张良栋皱了皱眉,“你想入军队?”

 元里点了点头。

 张良栋叹了口气,有些不喜年轻人的好高骛远,“你可知道带兵有多难、军政又多么繁杂?我问你,你可知道军法怎么制定?如何让士兵信服于你听从你的指令?一个万人军队需要多少马匹、车辆?他们每日又能吃掉多少粮食?盔甲、箭弩、戟盾、蔽橹又该如何计算?若是遇上敌人、暴雨、山崩、地陷又该如何处置?军中奖惩又该以何为准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