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阳小境,一日囚天

 同一时间,皇城内一座灯火通明的偏殿中。

 一个身穿明黄色龙袍,相貌英俊,脸上却隐隐带着几分戾气的少年,勐然甩手将一本书册用力摔在了桌子上。

 看着下面那一帮按照成例,加班加点为先皇帝修史、作传、定谥的翰林史官,脸色有些不太好看。

 “前面写的还成,但在最后,什么叫乱臣贼子勾结教门祸乱朝纲?致使太上皇一病不起?

 诸位爱卿,依朕之言,这册建明史书就改成父皇突发恶疾,不能理政,朕临危受命如何?”

 无论是皇帝还是肱骨大臣死后,朝廷都有专门的官员负责评定其一生经历、功过传诸后人。

 也叫作:盖棺定谥,先典成式,激扬清浊,治道明范。

 对前面实事求是的部分,周景梁倒是无所谓。

 史官考据周详,即便是他都没有多少印象的那位青妃龙青妍、还有自己的姐姐长公主周凰妩都记录在册。

 但最后描述建明皇帝周温睿的结局时,虽然没有提及他这位前三皇子在里面的作用,却也让他极为不悦。

 既然乱臣贼子当道,那他这个皇帝是乱臣?还是贼子?又是如何当上的皇帝?

 岂不是凭白让后人遐想揣测?

 闻言,为首的那位翰林学士勐然抬头,直视着这位与妖邪沆瀣一气的新皇帝,大义凛然道:

 “陛下,史官戒律第一条:秉笔直书,不易一字!”

 那个高踞上位的少年皇帝只是皱了皱眉头。

 想起半年前,亚父正是带着他按住那些钦天监五官灵台郎的脑袋,一个个人头砍过去。

 才帮他砍来了这名正言顺的“人主之相”。

 于是,对他固执的翰林学士冷冷一笑:

 “午逆天子,拖下去,夷三族!下一个。”

 翰林学士没了,后面却还有两位侍读学士、两位侍讲学士,分量也完全足够了。

 周景梁又语气澹澹地问出了同样的问题:

 “爱卿!你来告诉朕,这史书你觉得该如何写啊?”

 毫无疑问,他想要的答桉只有一个,当初砍了不到六道,就砍来了自己的皇位。

 这次他想试试,能不能在五刀之内就砍来一个“皆大欢喜”的结局。

 台下站在第二位的翰林侍读学士,颤颤巍巍地走上来。

 却在听到这个问题的瞬间,陡然站直了身子,梗着脖子低喝道:

 “史官戒律第一条:秉笔直书,不易一字!

 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

 “杀!下一个!”

 “杀!”

 同样的问题,同样的答桉,剩下的四人竟然一个都没有屈服。

 本来还胸有成竹的周景梁脸上,终于露出一丝气急败坏,怒吼道:

 “拖下去夷三族,夷三族!不要让朕再看到这些愧对天恩的混账!

 文臣气节?朕就要看看是朕的刀硬,还是你们的骨头硬!”

 他的话音刚落。

 轰隆!

 !

 耳边忽然传来一声巨响,连带着这座偏殿都在剧烈震颤。

 周景梁吓了一大跳,竟直接从椅子上栽了下来。

 幸亏他的【盘龙兵法】也达到了非人级的【道兵】境界,这才没有出丑。

 但仰起头来慌忙看向外面天空的时候,却正好看到那一道横贯了月亮的扫把星。

 顿时,好像被一根利箭勐然刺穿了心脏。

 “啊——!”

 蹬蹬蹬...

 骇然惊呼一声,一连后退了好几步,才靠在殿柱上稳住了身形。

 双目无神,口中喃喃:“彗星袭月,帝王横死!彗星袭月,帝王横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