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娱制片人_

第46章 来地球的第四十六天:表哥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来地球的第四十六天:表哥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惠勒之所以能一下子火成这样,和不遗余力的宣传推手,其实也有着分不开的关系。一切的偶然,背后总会有必然。

好比,是谁发的818的帖子?

也好比,当初818上那么多人,为什么只有惠勒火了?真的就只有他长的帅吗?

更好比,只能算是小众的欧冠足球,是如何杀出在美国真正家喻户晓的NBA篮球、美式橄榄球、棒球和冰球的新闻层,成为体育赛事的头版头条的?

答案显而易见,skype论坛的母公司,微软。

这其实微软“skype大计划”中的一次小试牛刀,在一次性收购了《芝加哥太阳报》等街头小报,配合上之前一直在积少成多的多家出版集团的股份,最后skype论坛也日渐成了气候等天时地利人和的情况下,这才有了这次史无前例的秘密推广,他们把这种尝试,定义为新媒体,江湖人称“网络水军”。

结果喜人,把惠勒本就有的七分名气,生生吹成了十分。其过去传奇的经历,球场上活泼的性格,以及哪怕上了年纪也依旧衣着时尚的品味,都开始被人津津乐道。参与了skype计划的工作人员,无不兴奋手抖,他们成了,他们真的实实在在的,看到自己参与并主导了一场席卷全美乃至全球的影响活动。

那一份看着别人人云亦云,却不知此中玄机的优越感,就像小时候背着父母悄悄做了一件自认为惊天动地的大事,心脏砰砰直跳,激动的厉害。哪怕那事其实只是偷吃了一块饼干。

后来,连美版的《VOGUE》,都有意请惠勒老爷子去拍一期杂志封面。

上过无数电影方面杂志的惠勒,也觉得这事挺新鲜,并为此跃跃欲试,他总是不怕尝试新东西的。

威廉在一边却有些纠结,因为他拿不准惠勒老爷子是否知道,他这次的火其实是人为推动。

在最初从萨巴蒂诺那里知道这件事时,威廉还和萨巴蒂诺吵了一架,觉得他不提前和惠勒老招呼,就拿惠勒做实验太不厚道,谁知道惠勒想不想出名呢?

“如果他不喜欢,那你这样做,想过会给他的生活增添多少不必要的麻烦吗?”

“没有惠勒来分散别人的注意力,那你怎么办?”接连出席了希区柯克的葬礼,和“王子”相交,又坐到了阿森纳教练席的威廉,怎么可能会没有人注意?不是萨巴蒂诺运作惠勒当下了大部分的注意,如今真正要苦恼的人就是威廉了。

“那也不应该为了我,就牺牲惠勒!”这是不对的。

威廉最终还是决定和惠勒坦白,并替萨巴蒂诺和惠勒郑重其事的道了歉。萨巴蒂诺毕竟是他的家人,人后他会和他争执,人前他却不可能不管他。

惠勒却笑眯眯的说:“我早就猜到啦。”

“啊?”威廉一愣,“那你乐意?被人当做商品一样,包装宣传?”

“为什么不?这样也算是为电影做了免费宣传,多划算啊。” 惠勒总是爱把一切能利用的都利用起来,他教导威廉,“你啊,还是太年轻,哪个干制片人的不是为了电影无所不用其极的宣传?情侣在一起了,又分手了,又在一起了,这样的‘宣传期情侣’还少吗?用自己怎么了?我嫌用的少呢。一个好的制片人,就是要有把一边的脸割下来贴到另一边的精神,这边不要脸,那边厚脸皮,懂了?”

“……懂了。”

“继续努力吧。”惠勒笑呵呵的拍了拍威廉的肩,“告诉你哥,要是真举得欠了我人情,就在烟枪上市后多多努力,他要是真能给咱们运作出个奥斯卡,我才要佩服他呢。”

这样一来,便也就谁也不吃亏了。

烟枪借着惠勒老爷子的东风,便真的是“未拍先火”,这边演员还在演着呢,那边报纸媒体上,已经铺天盖地的炒作起了惠勒老爷子的最后一部电影。有好事的娱乐节目组,还在街头随机采访了一些年轻人,问他们知不知道惠勒和他的烟枪,以及是否期待。答案是,连年轻人身边跟着的家长,都说上映了一定会去电影院捧场云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