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言_

  何况,经过战场上的洗礼,基洛夫已经发生了改变,想要对他实行暗杀,绝非易事。一旦露出蛛丝马迹,被送去见马--克-思的是谁,还真不好说。

  看山说道基洛夫极大的信任,与国联的联系变得更加小心。李谨言开始考虑,未来的一段时间内,暂时停止同喀山联络。直到在苏俄设立更隐秘的联络点。

  站的位置越高,身边的危险就越多。李谨言不想因为自己或其他人的疏漏,给喀山以及和他一样的情报人员带来危险。

  在这段时间内,潜伏在俄国的情报人员会变得格外“孤独”。

  “哑叔,这件事你来办吧。”李谨言轻轻叹了口气,“从四处挑两个人,想办法留在莫斯科。”

  哑叔点头。

  不需要李谨言仔细说明,哑叔就能猜到这两个人是要长期潜伏的。在脑子里把手底下的人挨个过一遍,要机灵,还要是生面孔……挑来挑去,最终圈定了生活在后贝加尔的一对兄妹,谢沙和霍娜。

  当年,东西伯利亚边境军总指挥米哈洛夫被许二姐等人给抓了,接替他的安德烈是个大俄罗斯主义者,对境内的少数民族实行残酷压迫。

  谢沙兄妹和加入了西伯利亚反抗组织的米尔夏,都是当时的幸存者,被许二姐等人所救。米尔夏现在在基洛夫身边工作,时常出入克里姆林宫,谢沙兄妹认识米尔夏,却不认识喀山,他们是最合适的人选。

  哑叔取出纸笔,将他计划的人选写出来,递给李谨言。

  ”哑叔,这对兄妹可靠吗?”

  “可靠。”哑叔继续写到,“会再安排人照看他们。”

  李谨言点点头,没有再提出疑问。

  十月二十八日,北六省商团代表启程前往苏俄。在此之前,苏俄驻华外交代表霍克斯亲自前来关北,向楼少帅和李谨言转达了苏俄对商团的重视,以及对援助物资的感谢。

  因苏俄有欠账不还和没收私人财产的前科,英法等国对到苏俄办厂都存有疑虑,更不用说在革命中遭受到最大冲击的沙俄贵族和资本家。相比起苏俄,他们更乐于到白俄投资办厂。喀山的自由贸易点也是不错的选择。

  富有“冒险精神”的美国人倒是对苏俄的市场很感兴趣,可意识形态的不同,加上其他顾虑,还是拖延了牛仔们的脚步。历史上,美国人哈默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并因此收获颇丰。此后,他还成功劝说-反--共-的老福特在苏俄开厂,有了不错的开端,越来也多的国外资本涌入苏俄,为苏俄后期的工业建设奠定了基础。

  对利益的追求,可以打破任何壁垒。

  李谨言要做的,和美国人哈默没什么不同。行动的步伐却比哈默早了一年。

  时间就是金钱,在哪个时代都是真理。

  俄国内战停止,自然灾害和疾病却无法避免,城市和乡村,每天都有人因饥饿和疾病而死亡。这场灾难曾经造成几百万人的死亡,导致了民间-叛--乱,曾坚决支持十月革命的喀琅施塔得水兵也卷入其中。

  如今,灾荒已经发生,矛盾却还没有重度激-化,苏维埃领导层比历史上更早提出新经济计划,李谨言的商业触角先美国一步探入了苏俄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