谨言_

  “恩?”

  “我不明白这些人都在想什么,他们真的心安理得?不心虚?”

  修长的手指-插--入乌黑的发中,指腹轻轻按压,滑到颈间,“不用想,杀了就是。”

  当真是干脆利落,军人作风!

  “……贪官杀不尽。”

  楼少帅俯身,平视坐在沙发上的李谨言,拇指擦过他的颈侧,“杀不尽也要杀,杀得多了,贪的就少了。”

  李谨言并不知道,北六省军队也有过扣军饷,喝兵血的历史,当年,刚回国的楼少帅只做了两件事,一个是剿匪,另一个就是杀官,还是杀军官。

  剿匪这件事被六省传颂,杀官的事却一直讳莫如深。

  沉默半晌之后,李谨言叹了口气,他真傻,真的。每个时代的人,都有他们的做事规则,他不该用后世的眼光来看这个时代,乱世当用重典。就算是后世,对罪大恶极的贪官,不也一样是不杀不足以平民愤?

  “少帅,也别全杀了。”李谨言胸口的闷气已经散去不少,“可以委托孟老制定法律,贪污者可关可杀,具体量刑,还是依照法律由法院判定吧。”

  说着,探身亲了一下楼少帅的嘴角,“不过这次抓的,就照少帅的意思办吧。”

  一只手扣住李谨言脑后,唇被用力的堵住,良久,耳边才传来一个声音:“好。”

☆、第二百零九章

  民国七年,公历1916年8月中旬

  华夏各省议员选举进入尾声,各省军政府内部也出现了不少新面孔。

  “犯事”被抓的官员,无论被qiāng • jué 还是被关押,财产都一律没收,由北六省带头,各地报纸和广播,纷纷对这些官员在职期间所犯的罪行加以公布。

  关北趣谈报还出了一期特刊,刊名就叫《贪官录》,除刊有罪行确凿者的相片,还附有他们的姓名,官职及因何被抓,被杀。

  北六省广播电台每天定时定点对此进行播报,茶楼饭馆里的说书先生纷纷就此编纂了新段子,有些直接按照趣谈报上的内容加以润色,关北大剧院还开了评书和相声专场,几乎是场场爆满。关北电影公司放出消息,将就此拍摄一部电影,编剧是张建生。

  先后有《移民》和《军人》问世,关北电影公司已经彻底打响了名头,之前和上海电影公司合作拍摄的阅兵式影片,也于不久前在国内各家影院陆续上映,引起了巨大的轰动。各地报名参军或是报考军校的青年比比皆是,其中还有为数不少的女学生。

  “古有花木兰代父从军,梁红玉飞马传诏令,为何到如今,女子就不能上阵杀敌?!”

  两名女学生还当场亮出拳脚功夫,纤纤弱质,却是拳脚生风,一套拳打完,女学生抱拳,大方回应众人叫好,回头对着兵哥眼一瞪,不服,和姑奶奶比划比划?

  招兵处的几个兵哥满脸苦笑,这是女学生?不是女土匪?

  其实兵哥没猜错,往上数几代,她们家中还真是做土匪的,不过是海匪。如今族中兄弟不再做海匪,却依旧在跑船,其中两人还考上了北六省海军军官学校。

  这样的热潮一直持续,丝毫未见消退,到了后来,各所学校的校长先生纷纷跑到军政府前抗-议,学生都跑去当兵,他们要对着空气讲课吗?当兵报国是好事,但报国也要先明理识字!

  面对这些责难,各地军政官员也只能苦笑,一边陪着笑脸,一边向“上头”诉苦。

  北六省这种情况更甚,看着在大帅府前摆开“龙门阵”的先生们,李谨言很无奈,军队不归他管,这些先生该去楼少帅讨说法,拦他干嘛?直到楼大总统公开发表了一场讲话,直言报国并非只有当兵一途,于所学领域发挥专长也是报国,又有德高望重的教育家通过报纸和广播加以劝导,这种情况才逐渐好转。

  虽不能上阵杀敌,然凭一身所学,仍能报国。

  农事,商事,军事,何处不是报国事?

  东方古国正加快崛起的步伐,而欧洲大陆,仍战火连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