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天羽天翔(番外)_

  萧羽其实就听见了最关键的那一句:这次集训有一百二十八人,最后能留下的也许只有一半,或者三十,甚至只有二十个人!

  他正在心里比划算计着这二十是一百二十八的几分之几,钟全海的最后几句话飘进耳鼓:“......下午集合,出发去火车站,赶今晚的夜车去昆明海埂训练基地,开始冬训!也不用在这里调整身体了,反正上了高原你们还得重新调整!国家一队、二队和你们这拨集训队一起上高原合训,为明年开春的比赛周期做准备!”

  

  没见过多少世面的小屁孩们听训话听得战战兢兢,被“高原集训”的idea惊得眉毛耸动,钟全海对小孩们的表情似乎很满意。

  他训完了话,从小队员们身旁走过,眼神漫射过一颗又一颗炯炯有神的萝卜头,带着温差的视线最终落到队伍方阵的犄角、显得最沉默和心不在焉的萧羽脸上。

  萧羽的眼角感应到了泰山压顶而来的一道身影,条件反射似的张了口,探身点了点头:“钟总。”

  忽然觉得自己有些职业病了,见着人就习惯性地点头哈腰拉关系,这会儿裤兜里要是有烟,就直接贱兮兮地递过去了。

  钟全海的眼睛骤然眯起,四十岁的一张脸膛仍然像年轻时那样俊朗飘逸,笑了笑,一只手掌忽然伸过来拍拍萧羽的肩膀:“萧羽?”

  “哦,是我。”萧羽肃然立正,没想到堂堂钟总教练竟然在一百二十八个地方队无名小将里还叫得出自己的大名!

  “呵呵,小伙子不错,好好练!”钟全海打了一句五湖四海皆适用的官腔,突然低声问,“你妈妈最近身体还行?”眉眼间甚至带出些关照和讨好的神情。

  “啊?”萧羽一愣,没想到这人见面问候亲戚的,傻乎乎地回答:“她,她挺好的。”

  钟全海大约是发觉自己这话问得十分突兀,简直忘了时间地点场合,把小孩吓着了。他眼底闪过一丝不自在,又迅速恢复往常的张扬和爽快,用力捏了捏萧羽的肩膀:“萧羽,不错,来了集训队可得给咱好好练呵!”

  

  

作者有话要说:嗷嗷,按爪~

3

3、海埂的严冬 ...

  

  第三章海埂的严冬

  

  萧羽没有想到,他进国家集训队的第一步,就被拉到千里之外的昆明海埂训练基地,领略一把高原冬训的红火滋味。

  海埂这旮旯说起来可是如雷贯耳,萧羽就算是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全国足、篮、排、棒垒、跳水、游泳等等大项小项的国家队,这当口上全部聚集到昆明,拉开了冬训的帷幕。

  

  昆明是个好地方,四季如春,不冷也不热。海埂基地远眺西山龙门,近傍碧波滇池,鲜花遍地,绿荫连绵,别有洞天。基地四周用高墙围起来,大院门口是高高耸立的一道铁栅栏门。

  一群懵懵懂懂的小屁孩,就在铁栅栏门一左一右那两只呼哧带喘的德国纯种大狼狗的逼视下,惊惊惶惶地迈进了基地大门。

  殊不知这一回是一入铁门深似海,从此青葱不回头!

  

  当天,一伙人到综合馆里适应性活动,跑了跑圈儿,压了压腿,挥了挥拍子,就地解散回宿舍整理内务。

  男孩子住宿舍楼二层,女孩子们住到三层。

  走廊里其中一溜宿舍能眺望到滇池,碧水无涯,风景如画;另一溜宿舍打开窗户就是一条土马路,一过车就尘土飞扬。于是孩子们都蜂拥挤到有蓝蓝美美的小湖泊的房间。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被辽帮和苏帮的小家伙们占住了,剩下的人知道抢也抢不过那两拨山头的,于是自觉滚到没风景的房间。

  

  一群半大孩子又开始为谁跟谁睡一屋咬牙较劲。

  杨领队在走廊里喊了一嗓子:“就住这个把月,谁跟谁睡不一样,又不是让你跟那谁睡一辈子!”

  但是我们俩是好兄弟,我和他不是好兄弟,我喜欢这个家伙,我不喜欢那个家伙,所以嗷嗷,嗷嗷,嗷嗷嗷,一群小孩仍然沉浸在初来乍到的一股子新鲜劲儿里,叽喳闹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