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那么几个人想弄死朕_

  闻欣站立于大火最开始发生的案发现场——饱暖门外,惊恐的被自己两个弟弟一边拉着一只手,配以小声的安慰道:“没事了,没事了,啊,别怕。”

  结果……闻欣表示,这两个跟着国师那个大神棍学的家伙也不过就是小神棍。没事了?应该说事儿大发了!由那场烧了三天三夜的大火为始矣,大启陷入了自建国以来最乱的时期。史称诸皇子之乱。

  在闻欣知道消息的时候,他的五个哥哥已经迅速确立了彼此在京中乃至全国的势力划分。

  闻欣却甚至连他父皇的最后一面都没能见上,葬礼也没有参加,耳边充斥着亡国论,和皇后一起躲在大学士府里,惶惶不可终日,只是期盼着驻守边疆的司徒律能够快点回来。后来闻欣也还是没能等上司徒律,他反而被他二皇兄抓了起来。

  那实在是再糟糕不过的回忆。

  但现在回首,闻欣惊觉在他当时以为的颠沛流离生活中,他其实是众皇子中最安全的那个,除了左之和右之这种另类不谈以外,他几乎躲过了大半的夺储进程,被保护的很好。

  苏太傅告诉他说这叫坐山观虎斗,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

  闻欣一直以为那是苏太傅在安慰他,安慰因为被二皇子抓到并囚禁起来而心生出很多很可怕想法的他。现在闻欣才觉得苏太傅的政治嗅觉一定是这个世界上最可怕的,他精准的预料了以后全部发生的事情,所以他才会说:“殿下与其担心二皇子,不如担心担心大皇子。”

  “你是说,哥哥会有危险?”

  闻欣想起自己当时的问话,就恨不能扇自己一巴掌,以及他总算是明白了当时苏太傅那一副好像被什么噎住了的表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真是太造孽了。

  苏太傅!闻欣又开始陷入了两难,到底是应该去通知苏太傅赶快离开华都,投奔现在还是骠骑将军的司徒律好,还是应该等到苏太傅将传国玉玺藏好后再想办法去救他。

  在这场争储大战中,传国玉玺一直都是被众皇子争夺的主要对象之一。因为有传言说,那是经过仙人保佑的圣物,只要留有闻家血脉的子弟还手握传国玉玺,他就会得到上仙的庇佑,他就是名正言顺的皇位继承人,是正统,可保大启千年基业,永存万世。

  好吧,大家关注焦点的其实都在“名正言顺”的那一部分了,至于另外的传说,谁关心啊。

  也不知道这是大启哪年传下来的神奇规定,得玉玺者得大道,也就是说,你得到了传国玉玺,那么你登基就是名正言顺的,是受上天眷顾的,哪怕你弑君夺位。当然了,这样所谓的大道也不过是起到了一种心理安慰的作用,因为不论你得不得到传国玉玺,你是如何登上皇位的百姓都看在眼里,公道自在民心,老百姓的嘴可不会因为传国玉玺而有所改变。

  但……得到传国玉玺,还是成为了众位皇子在诸皇子之乱的斗争的首要目标之一。甚至闻欣就是因为司徒律帮他找到了传国玉玺而在登基的道路上顺畅了很多。

  ——神逻辑,不解释。

  在现在的闻欣看来,其实最重要的是杀死全部的竞争者,那么,即便最后没有得到传国玉玺,又能怎样呢?作为适者生存唯一活下来的皇子,不需要传国玉玺他也会是名正言顺的,天下归心的,然后在登基后他完全可以编造一个传国玉玺,反正谁也没有见过传国玉玺长什么样子。而最幸运的是,借着重生的便利,闻欣完全可以编造出一个似模似样的传国玉玺。

  这样一想的话,闻欣就终于下定了决心,在去饱暖之前,他要先去一趟太傅府,即便重生之后闻欣觉得除了他的命、力量和皇位以外再没有更重要东西了,但他也还是想要苏太傅能够活着,好好活着。

  也许是因为苏太傅多年的教育之恩,更也许是因为苏太傅当年的舍身相救,甚至是也许是因为苏太傅的谋略和号召力。

  闻欣已经渐渐开始分不清到底什么才是他的本心,什么才是利益驱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