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师_

  佛郎机人?

  杨瓒仔细回忆,道:“陛下所言,可是番人船长亚历山德罗?”

  “对,就是他!”

  “陛下,他是意大利人,受封佛郎机男爵。”

  “这不重要。”朱厚照摆摆手,道,“据他所言,海员食用此物,接连中毒,甚是痛苦,无药可解。传言是当地土人诅咒。”

  说到这里,朱厚照顿了顿,微有些担忧。

  “杨先生,此物不同玉米甘薯,如真有毒,不可种于我朝。”

  杨瓒蹙眉。

  食用土豆中毒?

  一种可能,亚历山德罗没见过实物,不敢道出实情,干脆编出故事,添油加醋,以诅咒之说蒙混过去。另有一种可能,亚历山德罗没有说谎,船员食用的土豆,确实有毒。

  后世人都知道,发芽的土豆不能吃。相隔几百年的欧罗巴人却未必知晓。

  再者,印第安人食用的原种土豆,的确有微毒。运到欧罗巴,种植改良之后,方才可以放心食用。

  无论是哪种,要引进土豆,推广种植,必须打消朱厚照的顾虑。

  欧罗巴人能改良种植,国朝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岂会做不到。

  “陛下,臣未见过实物,无法断言。然有毒无毒,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不妨先令沿海卫所及市舶司寻找,当面验证。”

  见朱厚照意动,杨瓒再接再厉。

  “如真有毒,当地人敢食用,必有克制之法。况且,交于农人,改良种植,能为可食用之粮,也未可知。”

  如此高产作物,不要求种植条件,就此放弃,实在可惜。

  因噎废食,万不可取。

  “杨先生所言甚是。”

  朱厚照终被说服。

  假若有毒,此物必不可种植。更要警讯市货海船,遇此物,挖不能食用。

  如果没毒,以其产量,配种谷麦大豆,足可解决多地灾困,缓解民生艰难。

  君臣议定,此事暂不闻朝中,只令厂卫携密令南下,至江浙卫所及市舶司,搜寻往来商船,寻获实物。

  “张伴伴,备笔墨。”

  朱厚照当场动笔,写下敕谕,加盖宝印。

  “交给北镇抚司和两厂,安排妥当人选,尽快出京。”

  杨瓒立在旁侧,感叹天子果决,雷厉风行之余,也不免暗中叹息,为侄儿准备的画册,怕是要不回来。半个月的辛苦全打水漂,又得重绘。

  至此,不免对三位阁老生出怨念。

  一本食谱也要抢,说出去谁会相信?

  清风傲骨呢?

  高情逸态呢?

  历落嵚崎呢?

  正直和严肃都哪里去了?

  纵观正史野史,明明不该是这样!

  谷大用刚从坤宁宫返回,又被抓壮丁,急匆匆派出宫城,直奔北镇抚司衙门。

  东厂处,王岳年事已高,戴义兼管司礼监,忙得脚不沾地,提督事务逐步交于张永。西厂处,自是刘瑾独掌大权。

  东厂和锦衣卫互别苗头,分庭抗礼的局面,早被打破。现如今,镇抚司和两厂,实打实的三足鼎立。

  寻找土豆,丰实粮储,关系国计民生,重要性可见一斑。

  厂卫之间,定又是一场龙争虎斗,你争我夺。

  皇令之下,即是圣恩。

  东暖阁内,张永和刘瑾已开始瞪眼。非是朱厚照在上,两人九成会撸起袖子,单挑一场。

  经过南下剿匪,刘公公磨练出身手。

  纵然干不过谷大用,和张公公过几招,还是绰绰有余。

  十月间,白昼渐短。

  宫门未下钥,各殿已陆续掌灯。

  朱厚照谈性不减,留杨瓒用膳,还想带他去坤宁宫,看看一双公主,一个皇子。

  “陛下,万万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