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缚东宫_

  速查通川,疑为奸细!

  

作者有话要说:用题外话回答一下某些大人的问题:

1、曲线救国?

关于用商贸和外交来迫使安王屈服的意见。

虽然那两本书没有看过,不过其他类似题材的有看过一些。这个想法吧,也不是不可以,但不太适合这里。

不论是外交还是商贸,这些都要靠武力作支撑。大淼的三大兵力,一个是临澹城防军和禁军,合起来两万四;然后是西北边军,大概bā • jiǔ 万;最后就是安王的八万人马(兵力分布的具体情况在原版中有明确地写出来,改版后好像忘记加进去了)。如果安王要攻打临澹,西北边军是不可能调回来的(雄单可没有灭亡呢),只可能是从各地地方军中抽调勤王,所以玄澈可用的兵力其实不多,而且不是一时半刻可以聚集起来的。

其实经济制裁玄澈也有在做了。通川商行从很早以前就在和安王合作,如果安王要起兵,只要通川商行停止供货,一招釜底抽薪就可以让安王死很惨。但这种招数只能用于辅助,出其不意。毕竟巴蜀富足,安王一意孤行的话,离了通川还可以在本地剥削也可以联系其他商行。如果不是突如其来的打击,基本上不会给他造成过大的伤害。(另一种借助武力威慑进行的慢性经济渗透正用在雄单身上,澈是打算把雄单并入国土的,所以八岁的时候就提出了三个条件,还记得么?停战、通商、通婚,这三个条件已经持续十多年了,该有的效果也快有了,第三卷会讲的~)

至于外交,安王执意要反的话外交是没什么意义的,当然也不能和成国外交,否则就是引狼入室了。

另外玄澈抓禁军的意义在于,他不希望看到有人逼宫(比如平怡二王之流,虽然澈无法把握司苍的趋向,不过司苍能想到的合纵联和,澈怎么会想不到?),如果禁军被人控制,那么就算安王的军队被打败了,皇宫也岌岌可危,玄沐羽就死定了。玄沐羽死了,打败安王的太子当然可以顺利登基,连弑父的罪名都不用担,还可以名正言顺地除去两个皇兄,但问题是玄澈貌似还没打算让自己老爸去死。

6、太子练兵?

练兵不一定一定要训练单兵素质,有时候是一个精神和体制的问题。

E不是军人,也不是训练员,不会从提高战斗力的角度去写练兵。

E是文人,只能研究制度和思想……

7、安王怎么变笨了?

安王不是笨了。是玄澈逼他的。

玄澈一再驳回预算最后却完全拒绝又要求收回税权,就是在挑战安王的耐心,他逼反安王。

因为巴蜀易守难攻,玄澈不可能带兵去攻,那样不但劳民伤财而且死伤肯定十分惨重,搞不好还会让雄单和成国讨到便宜。只要安王冒出头,斩了这个祸首,叛乱就可以结束了。所以玄澈要逼反安王,让安王自己带兵上临澹,把战争结束在临澹城下。用最小的损失摆平安王,所以玄澈特别强调禁军和城防军的战斗力,否则搞不好就是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

玄澈收了税权,安王没了来源,本不想这么快就造反的现在却不得不提前造反。想到自己的发展大计被硬生生掐断,自己就跟猴子一样掌握在别人手里,感觉就和被塞了一坨便便在喉咙里一样,谁都会暴怒。而且前面玄澈故意挑逗安王的耐心,安王觉得自己被耍了,一时冲动才会做傻事。

如果安王当即起兵,那就正中玄澈下怀,安王也就完蛋了,还好他的幕僚劝住他,安王自己冷静一下也就明白了是玄澈的阴谋。否则安王才不会这么容易罢休。 ------

巡查

  玄澈秘密出行辽阳,随同的除了宝德太监,还有林默言、森耶和一个叫沈煜的年轻人。

  沈煜便是将血书交给宝德的人,他到了临澹之后一直住在宝德府邸中。玄澈因为决定去辽阳,便招他来见。

  沈煜是沈从海的堂弟,读过书习过武,平日里算半个游侠性质的无业良民。那日沈从海突然叫他前去,他到了那里就看到哥哥割破了手腕,十分虚弱地将那本血书交给他,临死前托付他一定要将折子面呈皇上或太子。说罢,他哥哥就用尽最后的力量举剑自刎而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