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音乐之王_

  但是这次,让他们压根没想到的是……小提琴首席竟然站在了指挥华尔斯先生的左侧,一点都没有坐回自己的位置上的意思!

  坐在最前排的一位老先生板了脸,透过厚厚的老花镜片看向那个站在舞台上没有演奏的年轻人。他白发苍苍,双手合拢放在面前的拐杖上,如果让帕雷森剧院的任何一个人看到了他,恐怕都会惊呼:“哦!亲爱的德朗特先生!”

  德朗特是帕雷森剧院的忠实观众了,作为一位地道的维也纳人,从四岁起德朗特就跟在父母的身后,来到帕雷森剧院欣赏这里每周都会上映的歌剧。

  这位老先生今年70多岁,身体并不多好,也不知道以后能来到剧院多少次,但是他却是真真正正看着帕雷森剧院走到如今模样的老人,资历恐怕比华尔斯先生他们还要深。

  此时此刻,德朗特先生考究的目光死死地盯在舞台左侧的青年身上。

  在过去几个月的歌剧中,他也听出了现在剧院乐团的演奏水平很不错,虽然很少亲眼见到这位新上任的首席,但是德朗特先生却不由对戚暮产生了一丝怀疑。

  这么年轻的孩子,真的能担任好帕雷森的首席吗?

  而如今,这场明显有了改编的《圣母颂》也让德朗特先生更加注意起这个俊秀的青年来。他倒是想要看看,这个看上去弱不禁风的孩子能有多大的能力,表现出一首多么出彩的《圣母颂》来!

  台下德朗特先生焦灼炙热的目光,戚暮并没有察觉到。他仔细认真地聆听着身后乐团里的每一个声音,细微到距离他最远的定音鼓的响声,又仔细到距离他最近的小提琴首席的琴声。

  华尔斯先生轻扬着指挥棒,又是一段飞流滑落般的弦乐器滑音后,戚暮抬起右手,将自己的琴弓轻轻放在了琴弦上,转首看向了身旁的华尔斯先生。

  下一秒,华尔斯先生鼓励期待的目光向他看来。

  顿时,明悦舒朗的小提琴声,缓缓而出!

  当这小提琴声一出现的时候,全场都掀起了一阵惊诧声。这惊讶的低呼声很快消失在安静的音乐大厅里,所有人都仔细地欣赏起这位首席带来的小提琴版人声演唱。

  那琴声轻柔美好,恍若圣光降临,站立在云端之上将仁爱的光辉洒满大地。在那琴声的背后,却并不是完全的光亮,也有一丝痛苦,但是高音区的连连吟唱却将这样短暂隐匿的苦楚抑制到了乐观积极的背后,让人心神愉悦。

  整个乐团在这道美妙琴声的背后伴奏,如果说乐团的乐声好像孩童轻声吟唱,那么这个独一无二的小提琴声就仿佛是美丽温柔的女子,用最迷人的笑容一边唱出娓娓动人的曲子,一边伸手给了你一个拥抱。

  再怎样淡漠冷血的人,在听到这样一首《圣母颂》的时候,都忍不住动容起来。

  这是舒伯特的心血作品,虽短,却让人喜悦。

  这也是帕雷森剧院合奏出来的清越之音,给人以最无法释怀的欣喜。

  这更是那个站立在乐团最前端的青年首席,用流畅动人的小提琴声演绎出美妙天籁!

  舞台下,所有人都沉浸在这样静谧美好的气氛中,无法自拔。只有坐在第一排的德朗特先生慢慢地松开了紧皱的眉头,露出一抹赞扬的笑容来。

  难怪往年一直站在乐团后面的合唱团突然之间不见了,原来……是用小提琴的声音代替了人唱的魅力啊!

  这样的改编实在太过出色,而且难度也极大!

  人的声音不是乐器的声音,它非常容易表现出情绪的起伏,尤其是一整个合唱团的声音,那更是将其中每一个人的感情都扩大了百倍,远远不是“1+1=2”的效果。

  但是……这个孩子的琴声却能够媲美过去那些年的合唱啊!

  德朗特先生欣慰地点点头,他再听着乐团里其他的乐声,瞳孔微微颤抖起来。

  这个乐团,成长得太快了!

  他们,可以用最合适最恰当的音乐,配合他们的首席演奏出一首动人的《圣母颂》!这样的进步速度,是德朗特先生过去70多年都没有看到的!这让他不由想起乐团里唯一改变的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