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权臣系统_

左通政也出身富商之家,同样十分关注这个问题。无利不起早,他可不是平白会为了“有趣”而去办事的人。

“若咱们得以办得杂报,印出一份,则得一人阅;印出十份,则得十人阅;印出一千份,则得千人阅。”顾淮慢条斯理地说,“若通政使大人您在上方为自家商行提上一笔,便有这一人十人千人知,如何?”

都说穷秀才穷秀才,大尚王朝的文房四宝可不便宜,多少读书人光是在笔墨纸砚上就耗尽了身家,这种情况下,若杂报得成入了民间,定不会被人随意丢弃,也能很好地保证杂报被更多人完整的传阅,那么其中文字也会被更多人所知。

顾淮接着陈述自己的初步想法,“杂报内容不需赘诉,仅以精简的笔法描述。既为杂报一称,我们可以去搜寻京中诸子倍加关注的时事记于上方,利用众人的关注,让杂报真正走入华京百姓之中。”

华京人可能有不爱读书的,不爱红颜的,不爱权财的,但鲜有不八卦的。

通政使自然也想到了,双眼立即放亮。他搓了搓双手,有些跃跃欲试起来,但随即他想到了一个更重要的问题,“这……陛下可会同意?”

先前便有朝中大儒怒斥杂记闲文误人子弟,这听顾淮的说法,这所谓杂报可更是花花闲文,就是陛下同意了这所谓杂报的刊办,也会因朝中言官们的大嘴巴罢了念想吧!

顾淮闻言摇了摇头,“大人,本来此等沟通天子与百姓的事便是通政司的差使,如今我们只是换了个更简易些的法子,与陛下好好说道,陛下自然会允许。”

左通政大人还有些犹豫,顾淮却直接摊开了,“若有商户愿在杂报上登上一笔,自然需要一定的花费,二位大人觉得如何?”

这两人都是不差钱的主,料想这开销也不大,若真能如顾淮所说那般,使些银子自然不算什么。

却听顾淮又说了,“如果我们将这些利润的部分呈交到陛下的内库呢?”

通政使大人猛地抬头,看着顾淮那笑得眯缝的眼,也跟着笑了。

很快,一封来自帝王的圣旨便直接到了通政司,比起顾淮这个最近在陛下面前有点脸面的新宠,通政使一张代表着银子的脸让帝王更加信服所谓“杂报”能给内务府带来一定的收益,只是帝王三令五申,“杂报”出售前必须经帝王过目——这是自然,他们要办的可是官方杂报,在大尚朝,皇权才是最硬的道理。

得了两位大财主的支持,再有帝王的圣旨,顾淮立即又将安湘给扒拉了过来。念头一动,他又直接联系上了大理寺典狱司的那些人。

书坊掌柜对杂文刊印再熟悉不过,且暗香坊与多名民间小说作者保有密切联系,顾淮自然不能白白浪费掉素材的一大来源。至于典狱司,则是为了让这份杂报更具有可读性。

第一份杂报,要求需要足够吸人眼球,却又不能太过逾矩,以免遭了帝王的反感。顾淮罗列了一大篇手上可用的人之后,把目标锁定在了自己手下那堆店铺中。

比如天香楼,绝对是再好不过的将大尚杂报慢慢侵入的地方了。

所以现在的问题时,杂报的素材来源莫非都要靠暗香坊瞎编?那可绝对会污了《大尚邸报》的清名。顾淮想了想,望向了一旁被压低了不少的树梢。

顾淮真的十分感谢尚止给自己留了那么多暗卫。他提起不怀好意的笑容,轻声对着树梢那边开口,“这些你们也该熟悉得很,为了大尚更加美好,你们到各家各户搜集一下重要信息,杂报就靠你们了啊!”

万年偷窥党皇家暗卫欲语泪先流。

  ☆、 第64章

“佳人一顾而倾城,且看年度秀女名单火热出炉!”

“读圣贤书,听圣人言!华京最大民间学府开放藏书阁!”

“新人谈旧案,大理寺右寺一夜之间被焚尽,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故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