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权臣系统_

  “李大人过奖。”沈麟跟他这位同僚关系明显十分不好。“这封信上的字迹,便要麻烦顾大人来辨识一番了。”说着侧身,将案牍上的物件露了出来。

  沈麟面色着实有些差,顾淮猜测在他到来之前大概发生了什么事情,不过此时他也不做他想,靠近桌子,看向摊在桌上的信件。

  这是自昨日命案死者身上找到的信件,上面还带着些许暗色的不明污渍,大概是不小心沾上的血迹,上面的内容却让顾淮小吃一惊。

  “……天子不容,不君不父,若不谋上,何以自谋?”

  光是这短短十六个字,顾淮内心便掀起了巨浪,一瞬间将所有事情都想了个通透。原来,这起案子的目标本就不是睿亲王,而是直指某位皇子殿下,难怪……难怪!

  难怪不过短短半日时间,一件小小命案便闹得满京城家喻户晓,尸体横陈皇城内街,根本瞒不住,京兆府知晓信中内容,却不敢担下状告皇子不法之罪责,便干脆闹大,以求直达天听,让案件顺势移交到刑部,利落甩开责任。

  而李侍郎及其郭大才子明明可以根据信中内容,直接联合宗人府向皇上申请取来皇子手书一一比校字迹,却偏偏要等来顾淮,也是为了不想担这个问罪皇子的罪责。

  难怪沈麟面色如此难看,大概他也没想到信中内容竟然如此直白,这字迹就差告诉所有人,与睿亲王商议谋逆者,就是天子家老三啊!

  三皇子,你跟人商量造反的密信内容这么不隐晦,真大丈夫也!

  三皇子尚玄褚,符合信中关于“天子不容”的描述,此人也的确不招皇帝喜欢,看这封信就知道。这一手烂字,也是顾淮一眼就认出这封信就是所谓的“三皇子亲笔”的原因。文不成武不就,皇帝实在喜欢不起来这个三儿子。

  但即使不是皇帝宠爱的皇子,众人也不敢冲上去像炮轰睿亲王一样炮轰三皇子。先不说三皇子深受太后喜爱,光是“亲王造反”和“儿子造反”这二者的轻重差别就能让热爱告状的御史们都彻底冷静下来。

  对于造反,作为帝王自然是深恶痛绝的,但儿子造反绝对是帝王之大忌,插手皇族家事,无论以什么场面结束,外人很少能讨得了好。

  顾淮看着眼前的信许久,取来一张空白信笺,用镇纸摊平压好,再取一柄毛笔,提袖蘸墨,旋即落笔疾书。

  沈麟看着与原书信字迹丝毫无二的内容逐渐在一张空白信笺上成书,就连细微的笔尖勾转处都毫无差异,顿时整个人都惊呆了。

  作为武学渊源十分悠长的镇国公家族一员,沈麟在家中完全属于笔杆子说话的顶尖人物,现在看到此场景,再看看郭大才子一脸“这没什么了不起”的表情,顿时明白原来文人圈还需要掌握这么高端的技术啊!

  岂不知此时郭大才子内心也是颇为气恼,模仿字迹之一事文人骚客自然都是会那么一两手的,但不过三两眼便能模仿出一副字的轮廓精髓却不是容易的事。况且本来这封信最初便是到了他手中,不过几眼,他便确定此乃三皇子的手笔。毕竟书信内容就在那,这字又丑极了,不用比鉴都能知道只有每日溜花逗鸟的三皇子才写得出来。

  结果李侍郎却说这个鉴定结果不能从他们口中得出,反而让顾淮来开这个口,他内心自是不喜。不过他也大概知晓此事轻重,只是面上还是带了些不悦。

  不过数息时间,顾淮便将信中内容完整地又仿写了一遍,抬首环视四周,觉得这屋内光线有些偏暗,想起此时也差不多到了暮色时分了。他轻轻扬手在刚完成的墨迹上方拂过,然后等着其自然晾干,端起原来的那信笺走到窗阑边,竖着拿起让西落的阳光透过信笺。

  “顾贤弟这是……?”李侍郎不解问道。

  “宋时江南有一人唤徐铉,善小篆,映日视之,画之中心有一缕浓墨,正当其中。”顾淮慢慢解释道,他唤沈麟过来顺着他手指指向之处细看信中文字的一笔一划,“你们看到这些字,阳光下可以清晰地看到每一笔画中心,一笔浓墨毫无偏差,即使是勾转屈折处,亦在当中毫无偏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