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帝江山_

  

  正旦的大朝会是个重要的日子。萧山也不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典礼,但他一直弄不懂的是,为什么古代的皇帝这么爱折腾人,正月初一大清早的就要群臣前来上班。搁到后世这可都是休息日。

  

  大年初一一大早,百官都穿了朝服,前往紫宸殿外等候,殿外黄麾仪仗有三千三百五十人立于殿前广场,乐工奏乐之声绵绵不绝。等待天光大亮的时候,赵构才身穿黑色的冕冠服坐于紫宸殿的御座上。

  

  往下的内容就应该是百官按照班次给赵构进酒了,赵瑗作为赵构的第一个养子,又是长子,自然也身穿亲王朝服,第一个给赵构进酒。

  

  赵构微笑着点了点头,又对赵瑗说了两句,便命他坐。

  

  接下来的是恩平郡王赵琢,他亦向赵构行礼,但赵构只是让他坐了,就没有别的什么话了。

  

  接下来的就是宰执,在京诸臣了,人数有点多,赵构只是随意点了点头,就算是过去了。

  

  等到众人都落座,才轮到外州和藩属国进贺。萧山作为外州的使者,亦进献了这次鄂州的贡品,鄂州并不富裕,又没有什么特别的特产,比较有名的武昌鱼也路远难带,只能送上一些酒茶之类的东西。

  

  其它州的官员进献的时候,赵构都没有什么太大的表情,唯有轮到萧山的时候,赵构微微欠了欠身,脸上露出一丝惊讶之色:“怎么是你来的?什么时候来京城的?住哪里?”

  

  萧山朝赵构行礼之后一一回答赵构的问题,周围已经落座的群臣都切切的私语,赵构已经连着见了五六个州的官员都没开口了,现在见了萧山居然还说了两句,可见这个二十多岁的青年将来大有前途。

  

  萧山的座位安排在紫宸殿的角落里,他是五品武官,朝服和文官略有不同,但也并无盔甲披风之类,一样的绛红纱外袍,白色中衣,绯罗蔽膝,方心曲领,腰间有一柄小小的铜剑作为配饰。

  

  萧山坐在自己的位置上,一转眼便看见坐在赵构身边的赵瑗,对方穿的是黑色的衮服,头戴冕冠,和赵构的打扮差不多,只是冠上垂下的流珠只有九串,不似天子的十二串。

  

  赵瑗的目光也正朝着萧山射来,两人目光不经意在空中触碰,又迅速的移到了别处。

  

  诸州进献完毕之后,便是藩属国进奉了。

  

  赵构并没有任何藩属国,唯有南边的大理国皇帝段和誉派人来送了礼物,已示两国交好。

  

  等到众人坐定,便开始赐宴群臣,大清早大家都没吃东西就赶来,饿了一上午早就饿了,萧山更是如此,他吃了三四碗饭后才稍稍觉得饱了一点,虞允文见了便过来对他笑道:“贤弟别来无恙。”萧山也就作答,又和其余人敬酒打招呼。赵构早已不在这里,他赐宴完毕还要前去天章阁祖宗神御殿进献供奉,又要回后宫接受皇后、两个儿子和其余妃嫔的拜见,等转了一圈出来后,紫宸殿的赐宴也结束了,就等晚上放烟火赏灯的节目了。

  

  本来是平静无事的,结果赵构路过紫宸殿的时候,忽然下了銮驾,来到殿中,众臣向他朝贺过后,赵构忽然感叹道:“金主刚刚送来和书,愿两国永交好,朕心到此刻方安啊!”

  

  众人都知道他说的是什么意思,秦桧是夏天死的,赵构在秦桧死后生怕金国责怪自己没有保护好这位力主议和的宰相的安全,直到现在完颜亮借着使节前来恭贺正旦的机会,才表示出了自己愿意和宋国继续议和。

  

  赵构不说这话还好,他一说这话,无异于给刚刚对他燃起了一点希望的群臣一盆冷水。

  

  众人都以为秦桧死后,赵构到处平反更化,是要振作了,现在听了这话,才明确的知道,赵构根本没这个打算!

  

  本来气氛还很热闹的紫宸殿一下子安静了下来,交谈声都不见了,唯有乐工依旧奏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