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帝江山_

  

  萧山根本不在意,伸手拍了拍瑗瑗的肩膀,道:“哪里来这么多感叹,吃这行饭的,手上都是老茧,早就不会疼了!”

  

  瑗瑗点了点头,跟着萧山一起慢慢的离开湖边,过了一会忽然问道:“天也不早了,你家住在哪里?我送你回去好了!”

  萧山一愣,问道:“为什么?”

  瑗瑗笑了笑,道:“你年纪小,一个人走夜路不安全,城里挺乱的,送你安全到家,我也好安心。总不能因为今天帮我干活,到头来却吃了亏吧?”

  萧山满头黑线,过了这几天,尚且还没有作为一个十三四岁孩子的觉悟,这个时候听瑗瑗这样一说,便也意识到,对方因为年纪大,长得比自己好多了,足足高出一个头来,是个小大人了。

  

  萧山只觉得黑云压顶,迟疑道:“我家就住在清波门内,要是顺路就一起走,要是不顺路就算了吧!天不早了,送来送去的浪费时间,还是早些回去的好!”

  

  瑗瑗道:“我家也正好就在附近,一起走吧!”

  

  两人沿着西湖慢慢的朝回走,一路上说些闲话。瑗瑗似乎对萧山非常感兴趣,不住的发问,一会儿问他读过什么书,一会儿又问他家里还有些什么人。

  

  萧山便一一的老实回答,自己是孤儿,被两好心的夫妻收养的。

  

  说道这里的时候,瑗瑗忽然低低的叹了一口气,道:“你和我一样,也是被人收养的。阿爹对我也很好!只不同的是,我亲生父亲尚在人间……”

  

  萧山颇为吃惊,想要问一问到底是怎么回事,但看瑗瑗的样子似乎不想在这个问题上多说,便也不再多问。

  

  瑗瑗便又问萧山读过什么书。

  

  萧山还真不好回答,如果说自己读过书吧,少不得对方要问四书五经之类的乱七八糟的,自己是肯定回答不上来的,如果说没读过吧,那也太掉价了。

  

  只得含混:读过两年,但都忘得差不多了!

  

  瑗瑗又问他将来准备做些什么,说到这个问题,萧山也颇觉得迷茫,摇头道:“还没想好,如今朝廷懦弱昏庸,而且看样子,很长时间内,秦桧会大权独揽。我若习文,免不得要跟秦桧虚以委蛇,虽然不是难事,但终日口不对心的也难受。若是习武……宋金议和,国家那里还要习武。再说我们今天才刚刚埋了两个将军,我也不希望将来和他们一样的下场。”

  

  瑗瑗忽然停下脚步,拉着萧山的手,道:“你我今日一见如故,我也和你说两句交心的话:你脾气直,习文的确……嗯,朝廷的风气是有些不好。但正因为国家如此,才更需要有识之士挺身而出!现在宋金虽然议和,但所有的希望,终究只是寄托在一纸文书上,并不牢靠!朝廷昏庸便灰心失望,若是人人如此,国家还有什么希望?”

  

  萧山嘴唇微动,心想:其实造反建立人民政权也是一条出路啊!

  

  当然他只是嘴唇微动,却没有说出口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