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驾崩

    “董重?他还敢谋反?”

    在听完渠穆的讲述后,刘辩心底有那么一丝惊异。

    毕竟在他看来,董重就是个色厉内荏的家伙,哪有什么造反的胆魄。

    历史上刘辩登基之后,何皇后与董太后因相互干政而再度发生矛盾,大吵一架,事后何皇后便指使何进收杀董重,那么问题来了,董重当时在做什么?难道他未曾获悉危机?董太后未曾将她与媳妇争吵的事告诉董重?

    总而言之,董重贵为骠骑将军,当时却什么都没做,眼睁睁看着何进带兵包围了他的府邸,随后畏惧自杀。

    拜托,你可是骠骑将军,与大将军同品秩,地位尚在车骑将军之上,理论上也可以调遣国内的军队,就算当时雒阳的禁军大多都已倒向了何进,好歹你董重也有部曲,也有数百私军吧?为何不敢先下手为强?

    就像公孙瓒以数百残兵反杀率军十几万的刘虞。

    因此说到底董重还是懦弱,乍看张牙舞爪,实则色厉内荏,没了灵帝有意的袒护,这种人什么都不是,这也是刘辩从一开始不认为董重能造成什么威胁的原因。

    当然,为了谨慎起见,刘辩还是吩咐渠穆继续跟进董重等人的谋划,设法找出董重在宫内的内应,包括但不限于卫尉麾下的各城门司马、宫殿卫令,以及虎贲军、羽林军以及省内宦官。

    渠穆领命而去。

    次日,灵帝召见了卢植与羊续,有意托孤,将太子刘辩托付给朝中最正值刚正的两位大臣。

    这也是卢植与羊续在近几个月来首次见到灵帝,见灵帝面容憔悴,卢植、羊续二人亦悲从心来,暗暗垂泪。

    期间,灵帝向两位臣子点出了大将军何进的威胁:“……太子年幼,朕故去之后,恐大将军趁机把持朝政,两位爱卿要千万谨慎,不可重蹈梁冀、窦武之祸。”

    卢植与羊续虽然认为灵帝对窦武成见过深,但此时也顾不上为其解释,毕竟灵帝连何进都防着,更何况是窦武?

    唯有连连称是,忍着悲伤在灵帝榻旁发下定会辅佐幼君、绝不敢有二心的誓言。

    灵帝这才欣慰点头。

    此后几日,灵帝陆续召见大将军何进、卫尉杨彪、太尉曹嵩、司徒崔烈、司空袁隗,以及此时已返回雒阳重新出任河南尹的何苗。

    对于何进、杨彪、袁隗,灵帝自然没有多说什么,只是嘱咐几人好生辅佐太子,唯独在召见何苗之际,灵帝嘱咐他道:“太子年幼,继位后理当由大将军辅佐主持朝政,然你兄身边多有野心之人,朕恐他们教唆大将军对太子不利,卿与太子最为亲近,朕希望卿在相助太子。”

    此时何苗虽已是当立之龄,但可能是因为性格使然,与妻子也不慎亲近,膝下无儿无女,鉴于此前刘辩有意示好,他暗暗将刘辩这个外甥视为己出,自然不会不答应。

    当然,答应之余,他还是要为兄长何进解释几句:“……臣敢以性命担保,家兄绝不敢行不臣之事,陛下所言佞幸,即吴匡之辈,臣日后定会设法除之。”

    灵帝微微点头。

    事实上,灵帝其实也不信何进一个屠户之子,会效仿王莽、梁冀、窦武行为,但事情重大,他防还是要防上一手。

    连日召见这些位重臣,着实是消耗了灵帝不少精力,不过此时他还要召见何皇后。

    在召见完何苗的次日,灵帝便召来何皇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希望何皇后日后善待婆婆董太后。

    何皇后本是不情愿的,毕竟她与董太后已斗了将近十年,这份沉重的婆媳关系,又岂是说和好就能和好的?

    好在此次是刘辩陪着一同前来,他偷偷对何皇后道:“母后,父皇册封孩儿为太子,也意味着您与那位老太太的争斗是您胜出,又何必得理不饶人,让父皇顾虑影响身体呢?”

    “这……”

    在儿子的相劝下,何皇后最终还是答应了,不过前提是:“……只要太后日后不干预朝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