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退为进

    “……”

    何苗被说得将信将疑,半晌迟疑道:“如你所言,我该如何?”

    沮授停顿了片刻,拱手道:“在下的建议是拒绝大将军,但倘若府尹有顾虑的话,在下建议先将此事告知史侯。若府尹不方便开口,在下愿意做这个恶人。”

    何苗思忖片刻,旋即点头道:“好,你与我进宫。”

    事已至此,何苗立刻带着沮授进宫。

    等到二人进宫来到崇德殿时,殿内就只有卢植、曹嵩、崔烈三人,执金吾羊续还在例行视察武库以及巡视两宫宫墙,刘辩也在玉堂殿探望灵帝的状况。

    于是二人便站在崇德殿的廊下等候。

    不多时,刘辩带着赵淳、夏侯渊等一干人来到崇德殿,见二人站在廊下,不由一愣:“二舅?”

    “史侯。”

    何苗与沮授连忙下阶相应,拱手行礼。

    “二舅这是带着公与来探望我?”

    刘辩笑着与二舅以及沮授打招呼,却见沮授正色说道:“史侯,请借一步说话。”

    见沮授神色严肃,刘辩亦收起了笑容,带着二人来到了崇德殿前的小花园。

    待刘辩吩咐夏侯渊与赵淳于四下警戒,防止不相干人打搅之后,沮授便将大将军何进请何苗回南阳修墓、期间由王允代任河南尹一事告诉了刘辩。

    “王子师?”刘辩的表情微微有些诡异,毕竟历史上王允在这段时期便出任过一阵河南尹。

    原本他以为历史已有所改变,没想到还是发生了,而且是在如此敏感的时候。

    旋即,沮授隐晦地说出心中的担忧,刘辩听得微微一笑。

    不枉费他当初花费许多精力保下沮授,这位能力与忠诚兼具的臣子,终于还是为他所用,有此人在二舅何苗身旁,他足可以放心了。

    不过这件事该如何处理呢?

    像沮授说的那样当面回绝大将军?

    “不妥。”刘辩微微摇头。

    毕竟宫内亦有大将军府的眼线,别说卫尉杨彪辖下的宫门校尉、宫殿卫令及其手下卫士,崔烈的虎贲军、桓典的羽林军,甚至是张让手下的武装宦官,难道就没有大将军的眼线?

    比如历史上向何进通风报信的潘隐,此人如今就在省内。

    换而言之,今日何苗带着沮授前来崇德殿,是瞒不过大将军的,虽说双方具体聊了什么大将军未必能得知,但倘若何苗前脚来见过刘辩,后脚便反悔前往南阳修墓,何进势必会怀疑到刘辩头上。

    刘辩又不是真的要对付何进,他只是要阻止何进被袁绍等人利用罢了,何苦为此让何进误会,致使舅甥真的反目?

    思忖片刻刘辩有了主意,对何苗道:“二舅既然已应下此事,就不应反悔了,况且是为外祖父修墓、祭祀这等大事,以免大舅误会。大舅与我等本是一家人,当防范的,乃是大舅身边的袁绍、郑泰、何颙等人。……是故,二舅且去,只要令王允不能出任河南尹,问题不大。”

    何苗连连点头,从旁沮授急道:“史侯……”

    仿佛猜到了沮授的心思,刘辩压压手说道:“公与不必着急,王允一事,问题不大,只要再荐一人为河南尹即可。”

    “何人?”何苗好奇道。

    刘辩闻言耸了耸肩,毕竟他看好与拉拢的朝臣,基本上都已经在尚书台了,再要推荐,那就得用与张让交好的那批人了。

    “前太尉樊陵?还是少府许相?”何苗说出两个人名,旋即又担忧道:“就怕董重趁机搅事。”

    “不至于的。”刘辩笑着宽慰道。

    其实在他看来,就算董重盯上河南尹这个职位也不要紧,正好转移大将军何进一方的视线。

    不过大概是不太可能了,毕竟灵帝确实已经在为他铺路了,就算要用董重制衡何进,关键职位也不太会落到外人手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