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出巡

    平心而论,大将军何进会劝阻此事,他并不意外,此前也并未放在心上,但考虑到曹操那份暗示王芬谋反的信,这就让刘辩不得不做出遐想:历史上,何进是否知晓王芬的图谋?袁绍又是否知晓呢?

    要知道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如今,曹操都只是朝中士人的边缘人物,真正的士人领袖是何进、袁绍、卢植等人。

    卢植对汉室的忠诚近乎愚忠,是那种就算被天子赐死也会默默听命的忠臣,王允、荀彧都是这类人。

    换而言之,卢植绝对不会认可王芬的图谋。

    但何进与袁绍……

    那就不好说了。

    历史上的何进,这时候应该已经经历了西园八校尉事件,再说得明白点,此时灵帝欲册立董侯刘协的心思越来越盛,而何进也愈发提防,看似忍让妥协,实则多半是想拖死灵帝。

    在这种情况下,王芬图谋趁机用武力废除灵帝,拥立合肥侯,何进未尝不会有顺水推舟的想法,毕竟只要灵帝遇难,无论是被害还是被王芬控制,他都能顺理成章地拥立留在京师的刘辩继承大位。

    至于王芬与合肥侯,事后何进只要表示不认可的态度即可。

    而袁绍就更值得怀疑了,他是袁氏当代最杰出的子弟,又是天下士人的领袖之一,且与曹操是至交,就算王芬知道袁绍依附何进,支持拥立刘辩,曹操也极有可能出于忌惮王芬名声的原因,在为其保密的同时,私下将此事告知袁绍……

    总之,细思极恐。

    微吐一口气,刘辩暗暗庆幸这次何进与灵帝的利害关系并未闹得像历史上那般尖锐,否则他在算计王芬的时候,就得把何进、袁绍等人的变量也考虑进去,毕竟历史上灵帝能躲过这一劫,也实属侥幸。

    次日,赵淳弄来了陪同灵帝出巡河间的人员名单,除董太后、董侯刘协外,还有虎贲、羽林的郎将,一干侍中,以及负责记录帝王日常的太史令。

    “王立……”

    刘辩轻声念叨着名单上太史令的名字,毕竟不出意外的话,历史上劝阻灵帝,使侥幸避过王芬这一劫的,便是这位太史令了。

    除此之外,刘辩也在名单上看到了几个历史上并未参与此事的名字,比如董重、董承,再比如曹嵩、崔烈。

    不难猜测,董重、董承是真的在意灵帝的安危,而曹嵩、崔烈,多半是想要讨好灵帝罢了。

    反观大将军何进一方的人,就如同历史上那样,除羽林中郎将桓典外,基本没几人参与此事——唯一例外的袁术,这次也被换成了崔钧。

    『大概是没有事能让大将军何进主动离开雒阳了。』

    这般想着,刘辩微微摇了摇头。

    毕竟何进越是执着于权势,就意味着他日后与这位大舅双方对立的可能性就越大。

    这可不是什么有趣的事。

    八月初五,正是太史令王立选定出巡河间郡的吉日。

    大清早,虎贲中郎将崔钧与羽林中郎将军桓典,便各自各自麾下禁军来到城外,整齐列队。

    而与此同时,灵帝、董太后、董候刘协,以及刘辩与太尉曹嵩、司徒崔烈,则在南宫的广场,在以何进、何苗、卢植、杨彪等百官的簇拥下,登上了车辇。

    灵帝独乘天子玉辇,张让在旁伺候;董太后乘太后凤辇,董侯刘协与永乐丞封胥同车;而刘辩则与蔡琰一乘,乘的是太子规格的王辇。

    此时,执金吾羊续早已带着卫队等候在南宫外,见三驾车辇以此驶出宫门,他大手一挥,命令麾下持戟卫士为天子开道,朝平城门而去。

    然后依次是灵帝、董太后、刘辩三人的车辇,从旁有一百二十八名羽林郎跟随,再然后则是何进、何苗、卢植等相送的朝中官员。

    至于陪同灵帝出巡河间的官员,哪怕是太尉曹嵩、司徒崔烈,此时也是跟着其他人那样步行出城,城外才有为他们准备的车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