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将军府宴(二)

    在杨彪的委婉劝说下,众人也意识到联名上奏确实有逼宫嫌疑,遂另想办法。

    或有人提议道:“何不请孟中郎将上奏陛下?”

    听到这话,孟益的脸顿时变成了苦瓜脸,苦着脸连忙对何进说道:“大将军,非是末将不愿相助,无奈陛下已下令命我赴河东平叛,若我此时再上奏陛下,万一惹怒陛下,末将承担不起啊。况且河东确实要比汝南紧要啊……”

    说最后那话时,他向坐在身旁的袁术投以抱歉的眼神。

    袁氏几人自不会因此记恨孟益,甚至于,若非察觉到董重有阴谋,他们自己都懒得花精力去关注故乡的贼寇,反正那些贼寇也不敢冒犯他袁氏。

    顺着孟益这话,满堂宾客谈聊的重点,渐渐集中到了河东——可不是么,若非河东太守丁原迟迟未能剿灭白波黄巾,董重何来借口调孟益前往河东平叛?

    “若是我兄董卓,此刻怕是已平定白波贼。”

    忽然间,堂内响起一句惊语。

    众人转头看去,正是何苗部下,奉车都尉董旻。

    刹那间,堂内鸦雀无声,纷纷看向何苗,而何苗原本就阴郁的面色,也变得愈发阴郁了,一脸不悦地盯着董旻。

    不可否认,董旻乃是董卓之弟,为兄长说话本没什么,可在这众目睽睽之下,质疑上司何苗,攻击同僚丁原,这个举动岂能不遭何苗忌讳?

    “闭嘴!”何苗不悦斥道。

    董旻面色一滞,偷偷看向何进,希望何进能为他兄长说几句话。

    没想到,何进没开口,何进的府掾吴匡却幸灾乐祸般笑道:“董叔颍所言,未尝不能,车骑何必喝止?”

    “哼。”何苗冷冷地瞥了一眼吴匡,冷哼一声。

    别看吴匡乃是何进身边得宠之人,但在何苗看来,这不过就是个献媚之徒罢了,对此他曾屡次提醒兄长何进,奈何何进不听,而吴匡也因此嫉恨他。

    今日见董旻公然反对何苗重任丁原,幸灾乐祸的吴匡自然要揶揄何苗一番。

    何苗懒得与其争吵,正色对何进说道:“兄长,丁原在河东并非不尽力讨贼,只是白波贼狡猾悍勇,一时半会不能尽全功而已,而就迄今为止的战局来看,丁原击破白波贼,也不过是时日问题。”

    “……”何进皱眉不语。

    其实他也看到过丁原的战报,知道丁原讨贼勇猛,假以时日必然能平定白波贼,可问题就在于时日!

    如今董重以河东为借口,有意姑息葛陂黄巾,河东战局拖一日,葛陂黄巾便多一日壮大的机会,倘若丁原还需要两三个月才能剿灭白波黄巾,那就相当于葛陂黄巾也得到了两三个月的壮大机会,介时其劫掠汝南,董重必然会趁机对袁氏发难。

    既然丁原做不到在短时间内平定白波贼,那么董卓是否能办到呢?

    人在遇到问题时,都想做各种尝试,何进亦不例外,虽说在刘辩看来,丁原方未必逊色董卓方,但何进却不知这段历史的大概,自然倾向于让董卓代替丁原看看。

    但这话他如今也不好说,毕竟丁原是他弟弟何苗的下属,还是他外甥刘辩举荐的——上回他外甥闹脾气,使丁原与董卓互换了官职,这次若再闹别扭,说不定就把董卓给一撸到底了。

    不得不说,他与刘辩接触不多,在他看来,外甥刘辩只是一个做事不看后果的顽童,喜恶分明,无法用道理沟通。

    最终,何进闷闷地对何苗道:“你叫丁原……速速平定叛乱!”

    “是。”

    何苗抱拳颔首,目光扫了一眼对面一众宾客,尤其是吴匡。

    不怪何苗心中不忿,明明是董重的阴谋,没想到竟有人将过错怪在丁原身上,怪其没能立刻平定叛乱,这不是荒唐么?

    吴匡与他结怨就算了,董旻身为他的下属,居然也当众质疑他,这让何苗心中十分不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