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洛阳 大数据分析的威力

    陈瞻惊醒,猛地坐起,带起一片水声。

    陈伯见陈瞻突然惊醒,恼怒于那婢女惊了陈瞻,对外训斥道:“慌慌张张做什么?我之前怎么教你们的,让他留下拜帖,在花厅等待,奉上茶点,好言相待。一天天的要见公子的人多了,你一个个地进来通报?”

    那婢子泫然欲泣,解释道:“奴婢确实是这样做的,可是那人却才等了不到半个时辰便不愿意再等。”

    “奴婢说已经将名刺递进去了,让他再等等,可他说自己是来与公子讨论诗词的,就是“汉家烟尘在东北”一句,公子听了便会见他。”

    “现在他正在往里冲,奴婢们快要拦不下来了……”

    陈瞻听完她的汇报大概也知道是什么事了,这个行事风格是刘荣没跑了。

    现在那么急着见他,是也听出了些什么?

    人来都来了,还是要见见他。

    刘荣资质不错,家里又底蕴雄厚,如果操作得当,或许能入账一大笔功德。而且自己今天才血虐了人家,怎么能指望人家给自己保守秘密(指不能让别人知道他生病,导致面圣名额被顶替)!

    陈瞻对着门外吩咐道:“我知道了,这确实不是你们的错,你们下去吧,就跟他说我刚刚醉酒才醒,现在仪容不整,让他稍待片刻,我这就更衣出来见他。”

    陈瞻不情愿地从热水中起身:“陈伯更衣吧。”

    陈伯赶忙递上布巾给陈瞻擦身子,自己出去准备衣服。

    若是出去见客,自然不能再穿居家常服,刚刚准备的衣服都要换。

    陈瞻刚刚穿好了中衣,陈伯便抱着几件衣服进来了,陈瞻随便选了一件,在陈伯的帮助下穿上。

    冠服是统治阶级让自己区别于劳动人民的重要表示。

    所以为了夸耀自己所占据的资源,也表示自己不需要劳作即可养尊处优,这样的衣服一般宽大且难穿戴。

    虽然只是普通会客,衣服比参加文会的那套简单很多,但是刚刚穿来的陈瞻怕闹出笑话,还是让陈伯协助。

    不过好在他尚在病中,并未引起怀疑。

    穿好衣服之后,陈瞻又仔细检查了一遍,确认没有显现出病容才出门去见客。

    陈瞻换好衣服便向待客的花厅走去,案上摆着婢女送上的茶点,然而精美的点心并没有引起刘荣的注意,他正焦急地在花厅里来回踱步。

    “刘君久等了。”陈瞻推开房门,直接坐到了主位上。

    一会要谈的事不能泄露,陈瞻让随从皆在门外等候,如今花厅内只有他与刘荣两人,所以陈瞻也不愿意多礼,直接看门见山:“刘君此来怕不是简单地为诗文之事吧?”

    刘荣一愣,心道果然,便不再遮掩,开门见山道:“陈君先前所言,近年来外族多次侵扰边地,致我边郡损伤惨重。在下观陈君诗中所言“汉家烟尘在东北”一句便想到东北乌桓之事。”

    刘荣也不客套,直接说出了他的猜想:“东北才历张猛之乱,伤亡惨重,又兼张猛裹挟中山叛军外逃,以至兵力空虚,若是乌桓效鲜卑之事,便能长驱直入,我大雍或无力应对。”

    虽然之前刘荣在文会上,便猜测陈瞻此句所言意指乌桓有反心。

    但是若如此,陈瞻不明说,就是表明他害怕担着逼反乌桓的责任,所以若是他直接问陈瞻,是不会得到答案的。

    因而这个猜测只能由他先开口主动提出,不能由他向陈瞻问出。

    至于陈瞻听了会不会往外乱说,反正他是天下第一号“妄人”,满朝公卿都喷好几遍了,也不差这点黑历史。

    不过陈瞻倒是没有想到这层,他甚至未曾想到自己这句诗还有此等深意。

    陈瞻发誓自己当时真的只是抄诗抄顺了手,没意识到这一点。

    ‘哎,不是自己的,就不是自己的,差点翻车,幸亏现在不是大清,否则万一哪天闹出“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可就哭都没处哭了,看来文抄公不能当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