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起洛阳 世家啊世家

    考虑到大雍的生产力,让大量平民脱产实现全民基础教育,培植出自己的班子是不现实的。

    皇帝李璜唯一的选择就是培植寒门。

    这里需要提及的一点是,寒门与百姓是两种概念。

    寒门并不是是指饭都吃不起的贫寒门户,而是指没落的贵族。

    寒门也不是谁相当就能当的。

    要想成为寒门,你至少要有一个门楣,祖上要出过大儒或者官员,只不过到你这一代没落了,才能称之为寒门。

    若是你们家有产业而无官员,那么只是普通豪强,算不上寒门,更算不上世家。

    这些人普遍掌握了一定的知识,而又缺乏上升的途径,没有人脉,想要快速上升,唯一的指望就是皇帝的提拔。

    更重要的是,世家只见总有错综复杂的关系。

    师徒,门人,故吏,姻亲,绕着几个弯总能找到联系,所以这对世家子并不很愿意得罪人。

    这不好,皇帝需要人帮他分忧,没有自己势力的寒门将会是皇帝最喜欢的忠犬。

    这样的人没有国内的牵绊,行事起来便没了顾忌,而且利用完了便能杀了放血安抚贵族。

    这些有能力而无根基的人,才会能成为皇帝手中最锋利的刀。

    所以话归正题,不管李璜是为了自己集权也好,为了百姓寒门也好,他的这一行为的确是客观上改善了取才的不公,遏制了世家的发展,和陈瞻现阶段的目标是一致的。

    而且陈瞻来自历史的下游,熟知各个朝代用来中央集权,打击门阀的政策和大坑。

    陈瞻相信以李珩的智商肯定能看清这些经过历史验证的方案的可行性,所以陈瞻觉得李璜支持自己的改革方案的可能性还是很高的。

    所以也因此,陈瞻的立场决定了他只能是帝党。

    将来的某一天他也注定会和自己出身的陈家站到对立面上。

    当然这种纯臣的路子,说白了就是将自己全部的身家性命都押注在李璜的信任上,远远不如世家的路子,经营自己的关系来得稳妥。

    但是若是走陈家的路子,虽然会少很多困难,晋升只能按部就班,顶多让他在三十岁地时候当到九卿,之前的十几年他陈瞻都很难影响国家级别的政策。

    但是慢慢来根本来不及,不说徐徐图之带来的功德能不能供他活到那个时候。

    如果不赶快插手,陈瞻相信要不了多久,大雍就会走上东汉的老路,生灵涂炭。

    大雍迫切地需要一场改革,否则矛盾进一步激化,民众地愤怒就将掀翻旧的王朝,而他也会因为任务失败消散在这个时空里,再也无法回去见爸妈。

    所以徐徐图之的方案虽然稳妥,但是陈瞻等不起,他只能赌一把。

    赌做一个纯臣就能获得李璜的重用,赌李璜可以容忍自己的改革,赌自己展现的价值能让李璜舍不得抛弃自己,拿自己平息贵族的怒火。

    在分道扬镳之前,他们是同路的,但是系统并不清楚陈瞻的行为逻辑,立马提出了质疑。

    【宿主,你这样是准备完全放弃陈家的优势呀,我煞费苦心为你找了这具身体的身份就白白浪费了吗?】

    系统监听至此心里一惊,商君车裂,晁错生死,自古做纯臣的都没什么好下场。

    不说陈瞻死了,它再上哪去找一个如此能赚功德的宿主。

    就说宿主死了,他想要换一个宿主附身,要花的功德可是天文数字。

    所以它也顾不得暴露,赶快冒头让陈瞻灭了这个念头。

    陈瞻乍一听到系统的声音,对他能监听并理解自己的思想有些惊奇,但是系统如此也没有出乎他的预料,于是很快就反应了过来:

    “哦,你被放出来了?这个身子是你选的?你就找这样一个破身子给我,一上来就让人追杀我,还把我扔到乱军围城的广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