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山贼攻略 五胜五败与民心激励

    在来之前,陈瞻就让陈伯打探了关于李承的消息,以便针对性地准备好说辞。

    陈伯不愧是陈父留下的管家,不多时便将李承的资料东到陈瞻的案头。陈瞻一看直呼魔幻:

    作为旁支宗室,李承的县令竟也是买来的。

    爵位在他太爷爷那代就只剩一个侯,传到他这早就没了。

    不过好在家里还有钱,所以在他成年后,家里看他沉迷种田是在不堪造就,就给他买了广川令。

    之所以是广川,是因为城北有条大河,方便李承引水灌溉。

    而且这里比较偏僻,收的得钱少,一个大县的县令,只花两百万钱就买下来了。

    接下来的几年中,李承所做只能说是中规中矩,任由本地势力架空权力,只一心种田。

    陈瞻原只当他无力反抗,现在看来怕不是等着他们多行不义必自毙,如此倒是自己小觑了天下英豪。

    但是那个门子如何解释,而且这一路看来府内仆人稀少,自由散漫,以他的能力想要整顿下人应该是易如反掌吧?

    所以他是放任仆役如此?也对,如今城内人心浮动,用这些仆役立威再好不过,之前那些“平庸”行为是为了“自污”麻痹对方?

    难怪身为旁支宗室却能安稳平静地躲在终山,恐怖如斯,恐怖如斯!

    陈瞻心中千回百转,不敢拿大,回了一礼道:“在下年幼才浅,当不得县尊大礼。不过在下确有一法,若操作得当不仅可御外敌,还可平息民乱。既然府君有言,那瞻便直言,若有不当之处还望府君斧正。”

    接着陈瞻便从袖中掏出设计的壕沟组群,开始介绍他设计的防御工事。

    “如今猛贼势大,裹挟饥民数万,又辅以先前屠城所得兵器,围城数日不下,却不进攻不退走,皆因图谋城中粮草”

    “而刘猛军多由流民组成,军纪散漫,若一时伤亡过多,怕是会临阵溃逃。”

    “私以为,刘猛拖延时日,怕是在等军中粮草将尽,此时贼为求口粮必不顾性命,即便伤亡惨重亦不会退却。”

    “故军粮耗尽之日便是猛贼攻城之时,根据前几个县城中的粮食储量以及猛贼人数估计,这一时间应在三五日之间。”

    “此外,孟子曰“无恒产者无恒心”,如今刘猛围而不攻,城内百姓自觉朝不保夕,惶惶不可终日,屡有犯禁作乱者。”

    “若是刘猛趁乱进攻,我军还要在防守之余安抚百姓,那么防守压力便会大大增加。”

    “府君可使民夫于城下修建此壕沟,有此壕沟,大量猛贼皆被壕沟阻拦,而致使猛贼集中在壕沟被攻破的几点。故可据此阻滞敌军,引导猛贼进攻方向,限制其兵力投入速度。”

    “而我方可以早做准备,甚至可以引导猛贼集中于某处,再辅以火|药,定可事半功倍。”

    “此外,猛贼虽有大量弓箭,我方亦有弓箭储备,可在城墙上支援前线军士。”

    “而大量猛贼皆被壕沟阻挡,弓兵无法近战,只有在一道壕沟被彻底攻破后才会上前。”

    “但猛贼想要打击壕内军士则需抛射,射距变短,而壕沟间距一箭之地。故此时我军弓兵可提供支援,不必担忧猛贼弓箭射击。”

    “此壕沟修建简单,只需挖沟并积土于前,城内民夫数万,两日之内定能完成。”

    “且可借此统一管理城内青壮,使城内不至混乱。”

    “府君仁慈,此番吊民伐罪可软硬兼施,战前施放米粮犒赏参与修建的民夫与军士。”

    “府君也可借此良机安抚民心,稳定军心。”

    接下来如何安抚民心,如何鼓动士气,如何借军管收回城内权柄,陈瞻相信以李承之前展现出的能力应是易如反掌,所以便没有细说。

    其实使用纵深弹性防御还有一个需要注意的点,就是士气问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