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

    李贤不是圣人,不可能对李光顺视如己出。

    再加上见了太多的“背锅侠”事例,怎么处理,也是他头疼的事情。

    现在好了,这样的处置方法,绝对堪称皆大欢喜。

    李光顺这个孩子虽然是长子,但毕竟是庶出。庶出的长子,在封建社会想要活的如意,简直太难了。李弘之前的太子李忠,就是庶出。至于李忠的下场如何,就不必多说了。

    虽然没有办法接受这个孩子,但李贤还是希望能给他一个好的下场。成为李弘的嗣子,虽然名义上是跟生身父亲分开了,但是这么做以后,就能将他从权力圈子中移走。任凭将来朝堂风雨如何,也不会有灾祸降临到他的头上。

    更别说如今李治亲口答应,就算他谋反,也不会落得凄惨的下场,一生富贵无忧,还是可以保证的。皇帝亲口背书,再不长眼的人,也不会把谋算放到他的身上。

    长舒一口气,李贤重新坐了下来,打开茶碗看看,很是失礼地将一半茶水,倒进了李治的碗里。

    对于这一幕,李治丝毫没有觉得被冒犯或是如何,端起半碗茶,喝得很是享受。

    有情饮水尚且饱腹,更别说放下了心事的皇帝了。

    不仅仅是天后想这样的事情,这些天以来,他虽然是守在孩子的灵位前,但所思所虑,都是嗣子的事情。

    现在好了,有了李光顺作为嗣子,他就可以回朝堂,商议丧事。最坏的结果,也能将李弘送入自己的墓园,可以陪侍,怎么也不会缺了血食。

    心情大好下,李治看着对面英俊的李贤,真是怎么看怎么顺眼。

    对兄弟有情谊,对父亲有孝心,对孩子有怜爱。至少在这几个方面,这孩子真的是无懈可击。

    再加上满朝文武的领头人,都赞赏有加,所以太子之位,已经不需要过多考虑了。

    既然要成为太子,那这孩子就要接受文武双方的教育。大唐的继承人,既然有好的底子,怎么也得朝着文武全才培养才是。

    想到这里,李治坐直身子,开口道:“贤儿,看你的胳膊,就知道你习武的过程中,没有丝毫偷懒。朕最怕的,就是你在假装。不过看你能够坚持,也能接受鞭笞,朕很满意。好孩子就该有奖励,你说说,你想让朕赏赐你些什么?朕无不应允!”

    “无不应允”四个字,李治特意加大了声音。在他看来,若是这个时候李贤要求成为太子,他也会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见李治说得斩钉截铁,李贤思索了起来。

    太子之位?不可能。虽然这个位置现在只差临门一脚,但这一步,被人推过去,绝对要好过自己迈出一步。

    财货?仔细想想,雍王府还是挺缺钱的。虽然他没看过账簿,但是不用看也知道账面上的钱财不多,多半是帝后拨到王府的。没有自己的生财之道,依靠帝后,确实不妥当。

    穿越人士在古代搞不到钱,就是开玩笑了。但是想要搞钱,没有本金,是不行的。

    要不,要点儿钱?

    抬起头,迎上李治充满鼓励的眼神,李贤开口了:“父皇,儿臣只有一个请求。”

    李治微笑道:“但讲无妨!”

    咽咽口水,李贤咬咬牙说:“父皇,儿臣希望您能赦免曾经的王府文学王勃,准许他重回雍王府,继续担任王府文学。”

    “嗯?王勃?”

    听到李贤的这个请求,李治先是愣了一下,随即他就想起来这个王勃是谁了。

    早年间,李贤还是沛王,他和英王李显经常玩闹,尤其喜欢斗鸡。而这个沛王府文学王勃,仗着自己有几分才气,居然写了一篇什么《檄英王鸡》。自己认为此举有挑拨离间的嫌疑,于是将他贬为庶人。

    如今,李贤旧事重提,是要干什么?

    皱起眉头,李治问道:“贤儿,朕金口玉言,自然是该答应你的。但是王勃这个人,早年间有挑拨你和显儿兄弟关系的劣迹。朕,希望你再思虑一下。好好想想,朕可是说了无不应允,如果你只是用来赦免一个可有可无的人,难道不觉得不值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