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书

    “哦?你是嫌朕误国吗?”泰安帝厉声说道。

    朱庭隆摇摇头道:“误国的只有奸臣,国是天下的国,皇上贵为天子,怎会误国?”

    泰安帝脸上流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是发自内心的笑容。

    “说明白点,谁是奸臣?”

    “阻碍皇上君临天下者皆是奸臣。”

    “少跟朕打马虎眼。”

    朱庭隆顿了一顿道:“四大世族啃噬国本,是为奸臣。”

    “那这朝堂岂不都是奸臣了?”泰安帝冷笑一声问。

    “皇上慧眼如炬,学生佩服。”朱庭隆忙顿首道。

    泰安帝一愣转而笑道:“你小子是故意的吧?好好好,朕姑且信你。你来告诉朕,那如何清除奸臣?”

    “学生认为,忠奸不是永久不变的,人可能此时是奸臣彼时又是忠臣,因此清除奸臣只需清除那些始作俑者即可,其他人自然会在此过程中转变。若全部清除会引起朝野动荡,得不偿失。”

    “说下去。”

    “学生以为,皇上可以改革选官制度,不再依赖世族,改为从天下平民中择优入士,这样可断绝世族强大之根本。”朱庭隆道。

    “平民入士?”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样的人彻彻底底是皇上的人,他的权力他的荣华富贵他的地位都是皇上给的,皇上说撤就可以撤,他们必将对皇上恭恭敬敬,唯皇上旨意是从。而世族子弟则不然,他们把持朝政为世族谋利益,目无君上,而且互相勾结祸国殃民,蚕食天子权柄。”

    泰安帝皱了皱眉问:“你真这么看?”

    “学生绝无半点虚言。”

    “朕乏了,你先去吧,不要离开京城,近日朕还会再召见你的。”泰安帝突然站起身对朱庭隆说。

    朱庭隆以为自己说错了话,便没有再多说什么,恭恭敬敬行礼后离去。

    泰安帝看着朱庭隆离去的背影,眯了眯眼睛,嘴角微微上扬,他对旁边服侍的黄公公道:“给朕取酒来!”

    离开了皇宫的朱庭隆,坐上了马车,他对元信道:“去沧浪园。”

    元信挥舞马鞭,马车缓缓行驶在京城的大街上,大宁的京城不实施宵禁,但这个时间的街上也已经是空无一人。

    朱庭隆感觉马车慢慢停了下来,他问道:“怎么停了?这么快就到了吗?”

    却听元信道:“前面有一队兵。”

    朱庭隆从车窗里探出头,那领头的兵士问道:“可是写了《石头记》的朱庭隆?”

    “是我。”朱庭隆答道。

    那领头道:“给我拿下这个写反书的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