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爷 有人求见

    众人宴饮欢畅之时忽听门外一阵的锣鼓喧天,朱东志和朱东义兄弟走出大门前去查看。

    这大门外面停了两辆马车,还有几十人在后面跟随,队伍尾端是一队乐手。

    见有人出来,那几十个人拿出一卷红布迅速展开,只见上面用金漆大字写着“清岳粉丝团祝贺朱府乔迁之喜”。

    马车上的人挑开了门帘下了车,朱东志和朱东义没见过此二人,但背后的赵太守说了一句:“这不是锦绣楼的花魁傅泓雨和花弄影吗?”

    朱东志闻言心下一惊,这没人说过要请花魁过来啊。

    两位姑娘走上前来对着朱东志和朱东义福了一福问道:“哪位是朱老爷?”

    朱东志道:“在下便是。你们是锦绣楼的?”

    花弄影道:“正是。但今天我们是代表清岳粉丝团来的。我便是团长花弄影。”

    朱东志愣了愣道:“那我叫我儿子出来。”

    这时朱庭隆和朱堂达已经走出了大门,看到两位姑娘后,朱庭隆大声道:“两位花魁果然言而有信。”

    傅泓雨呵呵一笑道:“这么重要的日子我们怎能不来呢?你看我们把乐手都带来了,今天给你家热闹热闹。”

    说罢傅泓雨递了个眼色,那些乐手便将家伙事都搬进了朱府,并快速的在戏台上安置了起来。

    其他人见状纷纷议论起来,他们之前一直只关注朱庭隆最近甚嚣尘上的商业身份了,却忽略了他另一层身份——文坛新贵。

    当看到这粉丝团都来了的时候,他们对朱衙内的崇拜之情又多了几分,毕竟这两大花魁都来捧场了,这日后一定会成为街头巷尾的热门话题的。

    朱庭隆引着两位花魁入内就座,朱东志招呼其他宾客和粉丝团的人也入内落座了。

    朱东义站在门口表情冷漠的看着这一切,朱堂达走到老爹的身边道:“才子佳人嘛,人家今天也是来助兴的,老爹不要再用县学那套规矩来管人了。”

    朱东义脸色这才缓和下来说:“算了,进去吧。”

    待戏台上准备好后,两位花魁分别上台进行了表演。

    傅泓雨还专门唱了那首《元夕》,配上了自己新编排的舞,赢得了满堂喝彩。

    花弄影也不遑多让,把朱庭隆前些日子为她写的那首词也进行了演绎,同样让在场的观众赞不绝口。

    这里的绝大多数人是没有去过锦绣楼的,更没有见过花魁的表演。

    因此两人的表演一出来,就碾压了他们所看过的所有歌舞。

    这时赵太守也有些微醺了,他走到台前道:“今日两位花魁都到场了,清岳你不作诗一首?”

    清岳粉丝团顿时如打了鸡血一般,马上起身齐声道:“来一首来一首!”

    朱东志作为老父亲也是看向了朱庭隆,他希望儿子能好好……装个逼啊。

    朱堂达推了推朱庭隆道:“快去啊!”

    朱庭隆这才缓缓走上了戏台,两位姑娘都后撤了数步,把位置给他腾出来。

    他思考了片刻开口吟道:“如今却忆江南乐,当时年少春衫薄。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翠屏金屈曲,醉入花丛宿。此度见花枝,白头誓不归。”

    就在所有人都还在揣摩朱庭隆这首词的时候,有一个人叫了一声“好句好句”。

    众人都往那人看去,只见一个书生模样的人站在刚入大门的石板路上,看样子是刚进来。

    他身边的老胡尴尬的对朱东志道:“老,老爷,有人求见。”

    淼儿和朱泳伽脱口而出道:“王佑钧!”

    朱庭隆一看,这不是王希知又是谁呢?

    粉丝团的人这时已经有人完整的记录下了这首词,并开始解读道:“朱公子这首词是写的一位曾居江南的人在他乡怀念江南生活的情景。”

    王希知边走边道:“寥寥几句写出了少年郎得意的情形,骑马倚斜桥,满楼红袖招,啧啧,好句好句,真是赶上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