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廉公

    主仆四人顺着昌安街一路逛着,买了艾草、糯米、黑芝麻还有红糖,待走到了接近迎恩门码头的时候,便看到那码头上刚靠岸一艘大官船。

    大官船上挂着一面绿底大旗,上书“越州中正卢”,还有一面蓝底的大旗上书“越州刺史別架廖”,这是来了两位州里的官员。

    只见身穿深蓝色官袍的朱县丞正带着一应衙署官员在码头迎接。

    昌兴县的百姓没见过如此大的阵仗,都在不远处围观。

    官船的船板放下,几名军士先从船上下来分列两旁,几名身穿红色礼服的随行人员各自端着托盘下船站定。

    之后便是身穿红色官服的一名官员缓缓走下船来,他在船板头上停下来,伸手搀扶最后下船的一名紫色官服的老官员。

    朱县丞马上迎了上去给两位上官行礼:“下官昌兴县丞朱东志拜见中正大人、別架大人!”

    卢晟伦道:“贵县免礼。”

    朱东志又对新上任的刺史別架廖永兴道:“恭喜廖大人高升!”

    廖永兴笑道:“我与你这昌兴县有缘,若不是贵公子协助破了那军械案,我也没有这擢升的机会。”

    朱东志心想,这廖大人倒是个实在人。

    卢晟伦抬头张望道:“清岳呢?”

    朱东志一行人还不知道州里突然来了两位上官是有何安排,便问道:“中正大人,如果有正事我们先处理正事,那小子天天野得很,不知道去哪了。”

    卢晟伦道:“今天的正事就是他的事,速速去寻他,然后让他回家等着。”

    黄主簿对朱东志说:“大人,下官知道公子在哪,我这就去找他。”

    黄主簿当然知道朱东志在哪了,除了车间这会他还能在哪呢?

    待黄主簿离去,朱东志才小声问卢晟伦道:“中正大人,那小子他……”

    廖永兴看出朱东志的疑虑道:“别担心,是贵公子被举孝廉了,京里已然准了,今日是特来授孝廉匾额和冠服文书的。”

    朱东志愣在当场,卢晟伦笑道:“朱大人不要愣着啊,快组织属官和百姓观礼吧!”

    朱东志这才反应过来,心里一边喜悦着一边埋怨这上官也不提前打个招呼,弄的手忙脚乱的。

    衙门的差役赶忙将迎恩门码头到县衙门之间的道路上的百姓分开,衙役们站在了两边维持秩序。

    州府的军士举起了黄伞,一名军士提起了金漆大锣连敲了十一下喊道:“越州中正卢、刺史別架廖临昌兴县授朱尊名庭隆老爷孝廉公!”

    普通老百姓听不懂这一长串的口号,有读过书的给解释说:“这就是说州里来了大官给我们朱衙内授孝廉来了!”

    更有懂点本县历史的道:“这可是本县国朝百年以来第一位孝廉啊!”

    “是呢是呢,孝廉可都是有大机缘大德行之人才能授的!”

    廖永兴见场子已经摆开了便对卢晟伦道:“中正大人,请!”

    卢晟伦笑笑也伸手道:“廖大人,请!”

    于是军士开道,红色礼服的礼官随后,两位gāo • guān 在仪仗中缓缓行走。

    朱东志跟在最后面,擦着脸上的汗,他清楚的知道这是给两位上官掉了价的,正常这种情况下,无论如何是要用步辇抬着的,直接让上官步行是十分无礼的行为。

    好在卢晟伦本身就不十分计较这些礼节,廖永兴又对朱家父子有极好的印象,都不太在意这些细节。

    另一边黄主簿带着两个差人以最快的速度穿过县城来到袍坊的江南纺织公司,问了一圈才知道朱庭隆已经离开了,不知道是不是去了纺纱公司了。

    黄主簿埋怨道:“这公司太多了也不好,找不着人啊!”

    于是又往纺纱公司跑去,这两家公司离的并不远,但是这路已经走不开人了,毕竟全是运棉纱的大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