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之地

    当凉州的一封封奏报送到刘宏面前的时候。

    刘宏这脸色别提多难看了。

    本来一开始几万羌胡,不说随手平定,那也是不太难。

    当初就给皇甫嵩派了三万人马,剩下的拿郡国兵凑数了。

    谁能想到几个月下来。

    现在三辅地区的汉军已经增加至十万了。

    至于羌胡,刘宏已经懒的算了,反正肯定十来万是有了。

    刘宏也一直在等战机,毕竟皇甫嵩的信誉在那摆着呢, 等了几个月,战机没等来,国库挺不住了,现在摆在面前的就一个问题。

    要不要换将。

    本来刘宏挺中意皇甫嵩的,作为凉州本地人,长辈又是三明之一,镇压叛乱那还不手到擒来,谁能想到拖了这么长时间...

    导致现在朝堂上下那是群情激愤...

    激愤的又想把凉州放弃了...

    没错, 现在朝堂又刮起妖风了, 这次刮的还有点大。

    以大司农曹嵩为首的一群人,打着国库空虚的旗号,便提出要放弃凉州,并且迁徙当地人民于三辅,以此来收缩防线,减少战争开支...

    瞧瞧,这说的是人话么。

    凉州能放弃,我十几年前就放了,用你曹嵩现在搁着马后炮。

    这次居然还有人提出“以凉人守凉土”。

    呸。

    大汉为啥有三互法那玩意,不就是怕本地人做大么。

    和你们这群短视之辈在一起处理国政,朕何时才能治理好这个大汉。

    刘宏怒气冲冲的回到后宫了。

    这些朝政不处理也罢,看着头疼,先把前几天到的美酒卖了...

    刘宏准备换将了,皇甫嵩老了啊,让这些打嘴炮的关中人过去吧,一个个站着说话不腰疼。

    这事又不能自己提,找个机会暗示一下大将军...

    此事不光刘宏头疼,何进也头疼。

    何进作为大将军, 名义上统领全国所有兵马,现在自己麾下头号大将皇甫嵩不行了,那岂不是要让自己顶上。

    自己几斤几两还是有数的。

    赶紧想个办法,趁着皇甫嵩没有大败,赶紧调回来,换个人过去,现在朝堂里怨气太大了,最好换个有能力的,又不被关中世家扯后腿的。

    至于那些宦官们,他们就想的简单了。

    单纯看皇甫嵩不顺眼而已,顺道在选个顺眼的顶上去。

    由大宦官曹腾一手提拔的张温就很顺眼。

    这是啥?同党啊。

    反正么,从六月开始,朝堂里就莫名其妙的传出来张温要领兵西征的消息了。

    中平二年,七月。

    凉州传来一则消息,皇甫嵩又败了,武威以西全部沦陷...

    此消息一出,满朝哗然。

    他娘的,凉州丢一半了,剩下一半也是摇摇欲坠。

    凉州我们汉人可以不要, 但是你们羌胡不能抢啊。

    在满朝大臣的一致决定下, 由何进带头,十常侍吹风,直接把皇甫嵩换了。

    人选方面稍微讨论了一下,就确定了。

    这次出征的人最少也得是三公那个档次的,而三公又大都是崔烈那种官场猛如虎,战场那啥的家伙。

    经朝臣一致推举,【张温】,就你了。

    虽然很多大臣看不上他和宦官勾勾搭搭的,但是不妨碍此人有能耐啊,现在为了打服羌人,管他和宦官有什么勾当呢。

    刘宏随即封张温为车骑将军、假节,与副将执金吾袁滂讨伐胡人北宫伯玉。

    又封董卓为破虏将军,与荡寇将军周慎同属张温部下。

    封孙坚为张温参军事

    ...

    调拨大军七万,直奔三辅。

    在这一个月里,刘备上午体察民情,下午募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