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一点要求

 张竹阳到了浮州,花了两天时间检查河道。

 他还真是个行家,很快找到了症结所在,吩咐手下官员采买土石,雇佣人手,准备动工。

 工部主事康守明呈上了清单,张竹阳看过之后,咂咂嘴唇道:“康主事,这土石卖的可比粮食还贵。”

 康守明赶紧解释道:“大人,您有所不知,浮州缺土石,当地人也是这么说,这里的土石比米贵。”

 张竹阳眼角一颤,笑笑道:“浮州多山,雇人挖来便是了。”

 “山上的土石可不好动,浮州这地方,邪性,您该听说过浑天荡吧,就在浮州地界里,人若是进去了,都没有活着出来的。”

 张竹阳继续保持着笑容:“咱们说是上山采土石,怎么说起浑天荡了?”

 “说的就是这个理啊,浑天荡那地方不能去,这山上也不能随便去,谁知道山里有什么东西,咱们可得罪不起呀!”

 张竹阳闻言点点头,接着往下看清单:“雇一个力工,一天要三百文?哪怕在京城,六十文也够了。”

 “大人,眼下正是农忙,这人手不好雇,三百文能雇上个把人就不错了。”

 “这,这也未免……”

 “大人,我们不是第一次出来办差,规矩都懂,这些事就不劳大人操心了,等到收工的时候,大人等我们消息就是。”

 张竹阳连连点头:“康主事,劳烦你把诸位同僚都叫来,我有些事情和他们商议。”

 一听这话,康守明笑了。

 张竹阳还是那个张竹阳,上道!

 把所有人叫来,肯定是为了分钱的事。

 他赶紧把众人聚齐,等着听张竹阳吩咐。

 张竹阳让侍从抬出来个箱子,打开箱子一看,里面全是五十两一锭的金锭子。

 朝廷拨下来的是银子,怎么变成金子了?

 众人不解其意,张竹阳笑道:“这是张某积蓄,一点心意,诸位同僚别嫌少,一人黄金一百两,

 此次办差,咱们就别动别的心思了,专心把河务办好,张某真心谢谢诸位了。”

 众人面面相觑,且看着几箱黄金,又看了看张竹阳,气氛渐渐凝重起来。

 主事康守明说话了:“张御史,您是信不过我们?为什么让我们拿你的钱?”

 张竹阳连连摆手道:“岂敢,岂敢,同僚一场,缘分一场,一份心意而已,诸位,收下吧。”

 看众人默不作声,张竹阳笑叹一声:“土石采买,人手雇佣,都不是什么大事,张某自己去办就好,这河堤上的险要之处,还得劳烦诸位,多帮张某照看着。”

 张竹阳把金子分给了众人,众人也不好驳了他面子,且各自散去。

 工部提举岳宏济道:“张竹阳这什么意思?想吃独食是怎地?”

 康守明摇头道:“猜不透他心思,咱们且等上两天,看他到底想作甚?”

 ……

 三日后,侯爵府。

 夏琥从浮州赶了回来,给了徐志穹一份名单。

 徐志穹看了一眼名单,上面记述一十三名官员的罪业。

 徐志穹看过之后,咬咬牙道:“怎么就这么难?”

 夏琥道:“我去粥场看了看,一锅粥里的米,都能数得过来。”

 徐志穹攥紧了名单道:“老孟不是在么?他却看着不管?”

 夏琥叹道:“我见了孟灯郎,他认得我,他说了这粥太稀,可贾兴邦告诉他赈灾是户部的事情,掌灯衙门无权插手。”

 ……

 浮州,骆怀县,上源村,粥场。

 几口大锅掀开了盖子,锅里看不见米,就连汤都是清的。

 三百多村民端着碗,等着这碗粥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