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考

 大宣昭兴帝二十八年,二月初一。

 武彻书院大考开始了。

 七十名弟子按照应考顺序站在大殿当中,白虎神像之下,坐着四位考官。

 第一位考官,是兵部左侍郎隋智。

 第二位考官,是刑部左侍郎鲍敬忠。

 第三位考官,是皇城司指挥使钟参。

 皇城司本是京城的特务机构,职能类似于锦衣卫,到了昭兴年间,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接管了京城之内的治安。

 皇城司下设有三个机构,一是武威营,相当于装备精良的特警部队,二是青衣阁,相当于女警部队,三是掌灯衙门,是负责夜间治安的巡警部队。

 第四位考官是院长林天正。

 四位考官,都是三品大员(这里的三品指的是官职,不是修为),足见朝廷对武彻书院的重视。

 除了鲍敬忠是个没有修为的文官,其余三位考官都有杀道的修行。

 看起来非常专业,但其实设置考官只是走个形式,武彻书院的大考如此耿直,就是劈石头,劈不劈得开,一目了然,正常情况下,不需要考官做什么评判。

 除了林天正之外,另外三位考官的目的主要是为了选拔新人。

 两名武师在案几之上摆上了第一块黑纹石,第一个应考的正是刘德安。

 刘德安伤还没好,缠着一脸绷带走到殿前,向诸位考官行礼。

 看着他那丑陋模样,行礼的姿势也不端正,猫着腰,塌着背,龌龊至极。

 尉迟兰咬牙切齿道:“真神有眼,让这无赖过不去!”

 大师姐想多了,刘德安有九品上段的修为,怎么可能劈不开这块石头。

 只见他蹲好马步,高举右手,大喝一声,挥拳落下,黑纹石当即断成两截。

 武师高喊一声:“刘德安,武考通过!”

 徐志穹心头一凛,武考是什么意思?难不成还有文考?

 原主的记忆里怎么完全没有印象?

 刘德安通过武考,一咧嘴,冲着诸位考官一笑,再度行礼。

 这一笑更是要命,他嘴里七零八落,少了许多牙齿。

 兵部侍郎隋智忍不住笑道:“这副长相,且送到掌灯衙门,当个提灯郎吧!”

 皇城司指挥使钟参很是不悦:“这叫什么话,提灯郎不用见人么?这厮晚上出来却比鬼还瘆人,送去刑部吧,当个牢头倒也合适。”

 刑部侍郎鲍敬忠摇头道:“二位所言差矣,人不可貌相,这学子长得丑了些,可修为是真的,我还听说此人品行上好,你们若是不要,刑部收了他就是。”

 林天正在旁连连苦笑。

 什么叫品行上好?这是说刘德安么?这位鲍大人说话却不问良心么?

 良心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余公子的吩咐。

 刘德安此前遭到徐志穹毒打,若是不给他个好差事把他安抚下来,日后不一定生出什么罗乱。

 武师换上了新的石板,第二名上场的考生是个精壮的男子,他也扎稳了马步,大喝一声,高举右手,劈了下去。

 咔嚓一声,石板没碎,手骨断了。

 这位学子也是九品下段,有三成的几率能够发动裂石技,今天他运气不好,占上了另外的七成,技能失败,还赔上了一根骨头。

 学子捂着手,含着泪,向考官行礼。

 既然是没通过,那也没什么可说,几位考官头也不抬,学子哭着离开了白虎大殿。

 接下来,几位考生相继登场,余杉则趁此机会,偷偷服了两枚丹药。

 他本以为自己能扛过去,可现在若不吃丹药,只怕站都站不住了。

 大师姐尉迟兰排在徐志穹前面,她有九品中段的修为,一拳挥下,砸断了石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