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衡

    七日后,汉中府衙。

    这里与前些日子的气氛相比,少了些荒凉,多了些热闹。

    放眼望去,一张张熟悉的面孔映入眼中:魏延、赵云、吴班……

    他们接到诸葛亮的命令后,没有任何犹豫停歇,在短短三天时间就完成了任务。

    啁啾啁啾——

    鸟儿挂枝头, 啼鸣迎功臣。

    此刻,站在府衙之中的诸多汉将脸上挂满了笑容与轻松,心想这次的事务终于结束,可算能够启程班师领受封赏了。

    对于这群从戎之将,没有什么东西要比朝廷的封赏更好,丰厚的赏赐、应有的权力,这才是他们所津津乐道的东西。

    想着能够班师回朝, 他们那躁动的内心就有些忍耐不住了,于是趁着丞相还没回来,就开始七嘴八舌地讨论彼此赏赐。

    只听魏延声音铿锵有力,在这府中他的说话声是最大的,说他功不在北伐,而在治水,怎么也得把他凉州刺史的官职迁到雍州刺史。

    “陇右治水,若无我魏延主持布局,恐怕大汉本次北伐战果,终将是功亏一篑,诸君说,对也不对?”

    “文长公所言甚是也!”马岱笑了笑,他与魏延的关系还算不错,但说到这个份上,好像真的没有什么可反驳的,毕竟这次主持治水的将吏是他。

    而这时吴班站了出来,说他在豲道统军阻击徐邈数天数夜,人都快被打没了,他还在城池继续坚守。

    “要是论功行赏, 那可得把我等镇守豲道将士记上一笔, 凉州军之强悍,诸君可是没有感受过……”

    正当他们七嘴八舌地讨论自己未来回朝能够得到的封赏官职的那一刻,府外忽然闪出一人,这是他们没有注意到的。

    他与身后几个官吏直挺挺地站在府衙台阶下面,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只是静静地听着府中将领口中的滔滔不绝。

    “丞相,这……”

    其中,跟在诸葛亮身边的司马费诗听着府中嘈杂的声音,他那轻松愉快的表情骤然变得紧张忐忑。

    站在众人身前的诸葛亮手执羽扇,顶着天空那毒辣的阳光,自己却丝毫没有感觉到炎热。

    因为他穿的那身鹤氅散热……

    但是费诗等人却叫苦不迭,他们身着蜀锦红底官袍,冒着炎热的天气站在外面,豆大的汗珠瞬间打湿了身子。

    “无妨,且听听众将心里如何想的,再根据彼等功绩——论功行赏。”

    只听府中又传来一阵声音,那是杨仪怒怼马岱的叫嚣声, 说他没资格掺乎封赏的事情。

    攻打陇西一个月都没打下来, 最后还是李休挡住张郃大军,迫使游楚投降才把整个陇西郡拿下来的。

    其中阵亡将士就多达两千余人,要知道这两千多人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大汉要失去两千多人的战斗力。

    更何况,他在冀县惹起闹剧事端,这件事情他们还没找他算账呢,还提封赏的事情,简直令人感到耻辱。

    以上,全都是杨仪的一家之言,站在他另一侧的魏延起初笑呵呵地和他们滔滔不绝,但听到杨仪的话却是气不打一处来。

    “杨仪!汝有完没完!!”

    谷靟

    唰——

    这时,魏延实在是听不下去他的讥讽之语,于是便拔出佩刀直指眼前杨仪,脸上那轻松愉快的表情顿时荡然无存。

    “哼,魏延!难道尔就不怕丞相治罪吗?!”杨仪不再惧怕魏延的恐吓,反而搬出丞相想使其让步。

    可魏延又岂是被吓大的,并对杨仪恶狠狠地说了一句:

    “老子死都不怕,即使是丞相于此处,也不会让尔如此贬低嘲讽大汉将军!伯瞻全家被灭,仅此几人存活,汝还想如何!”

    “文长公!不必如此……”马岱这时走上前来拽着魏延的身体,并在其耳旁小声说道,“没有必要与其直接冲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