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莽的动作

    经过差不多七八个月的恢复,大夏这边国力已经恢复的七七八八,虽然死去的人不能复生,但是还活着的人却是重新投入了生产,特别是随着宋安宣布全国范围内免税,百姓生产的积极性明显提升,再加上三种种子的全国性推广,粮食产出已经能够满足所有人的吃饭要求。

    因为不用交税,第一批粮食出来之后,百姓家里已经有了不少的余粮。

    因为宋安拿出的种子能比普通种子多收成一轮,夏天收获之后,秋冬之际还能有收获,那个时候百姓手中的粮食将会变的更多。

    手里有了足够多的粮食,百姓才会安定下来,经济才会发展起来,一旦开始五国混战,大夏才有足够的底气。

    趁着现在百姓家中都有余粮,大夏也开始逐渐收购粮食,为今后的军粮做准备。

    之前跟西陵和南离开战的时候因为战争拖的时间并不是太长,所以粮食问题并不是太严重,而一旦拖得时间太长,就以当时大夏的后备资源储备水平,根本支撑不了大夏多长的时间。

    这也是为什么宋安一打仗就喜欢拼命的原因,因为如果不拼命的话,他们很可能自己就坚持不下去了。

    所以,现在百姓手中有了粮食,他们就尽可能的收购做储备。

    当然,现在百姓刚过上安稳日子,有了刚有了点余粮,想卖给朝廷粮食的农户并不是太多,不过张良等人并不着急,这都是正常现象。

    被饿怕了的人,手里有了粮食,第一想法就是为将来做准备,谁知道今后的日子是个什么情况。

    他们现在收粮食只是打个好基础,等秋收之后,才是收粮食的最佳时机。

    除了储备粮草之外,大夏的五十万新兵也训练了数个月的时间,初步具备了一定得到战斗力。

    不过想让新兵能够真正的上战场,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行,真正的五国开战,可不会让着你的新兵,之前的新兵就是因为训练的时间太过短暂,胡钧只能让新兵上战场去杀敌,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新兵损失惨重,损失大到宋安都有点承受不住。

    要不是当时情况特殊,实在没有办法,胡钧恐怕都要挨上一个罪名。

    不过胡钧那套办法还是真的有用,现在那批新兵的战斗力提升了不少,已经基本上拥有了二线军队的实力。

    五十万老兵,五十万新兵,依然不是大夏的全部实力。

    在正规军队之外,大夏还拥有一支极为神秘的探子组织——锦衣卫!

    从宋安崛起的时候开始,锦衣卫便在筹建当中,这些年动用的时候也比较少,基本上都是收集消息,经过一年多时间的发展,锦衣卫已经遍布整个大夏,甚至向四国开始渗透,只不过向四国渗透的时候难度就要大不少,但是也逐渐向四国渗透过去不少人。

    最近数个月的时间,大夏对四国的情况了解了不少,锦衣卫通过各种手段,也探知到了不少消息。

    其中最重要的,恐怕就是北莽现在快要坚持不住,准备最先拉开五国之战的序幕了。

    当宋安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第一时间便在御书房会见了一众文臣武将。

    这种事情不能拿到明面上来说,而能进入御书房的人,都是宋安绝对能信得过的人,根本不存在泄密的情况,所以一般有重要的事情,宋安都会在御书房召集众人,而不是在朝会当中。

    而能拿到朝会上说的事情,基本上都是盖棺定论的事情。

    「诸位爱卿,北莽安静了这么久,现在想要第一个伸爪子,诸位怎么看?」宋安坐在主位上,神色微动道。

    如果是之前,他还害怕北莽,但是现在,北莽对他来说,完全没有什么威胁。

    北莽最引以为傲的

    就是他的骑兵,但是在宋安的记忆加持之下,大夏如今已经装备了大量的能够克制骑兵的装备,绊马钉、绊马索、长槊、拒马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