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大会(四)

    项文忠凭借更重的身体与更快的速度。

    他最先站到话筒前,立刻开始介绍。

    项文忠不知道他老师钱明义与大会的主办人曲大人是怎么商量?

    竟然让他与王宝玉这个娘娘腔一同上台。

    他必须要抢到先机,工家两大派,谁最先发言,在其他人的心目中,谁就是正统。

    “我是项文忠,工家的代表。

    国家想要强大,必须要依靠工业。

    国家想要富足,必须要依靠工业。

    军队想要强盛,必须要依靠工业。

    钢铁工业的出现,摆脱了小作坊生产,让国家不再缺少钢铁。

    农民连铁制农具都没有,使用木质和石质农具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火枪和火药的工业化生产,淘汰了冷兵器。

    新式军队在战场上战无不胜。

    水力纺织机的出现,布匹能大规模生产,这带来了大量的财富。

    充足的布匹投入市场,没有人因为买不起布匹而衣不遮体。

    粮种、化肥、农药的出现,让粮食产量节节攀升。

    蒸汽机的出现,让工业彻底摆脱桎梏,迎来了腾飞。”

    王宝玉看着项文忠在夸夸其谈,他看着周围的情况,脸上极为纠结。

    他没有抢到先机,哪怕他爹是王大钢都护不住他。

    今后肯定会被其他人鄙夷和嘲笑。

    王宝玉趁着项文忠不注意,直接把他挤到一旁。

    “我是王宝玉,工家的代表。

    工家的治国理念,就是发展工业。

    工业发展的结果,大家都有目共睹。

    我们能打下这么大的国土,消灭倭国、暹罗等国。

    这是强盛的大华皇家军队,拼尽一切为我们夺下来。

    但没有工业,这些都是空中楼阁。

    一场战役消耗的dàn • yào ,它就高达数万枚。

    没有工业的支撑,这根本不可想象。

    国家想要海外扩张,必须要依赖强大的战舰。

    战列舰这种战争武器,必须要依靠庞大的重工业维持。

    工业的发展,国家应该出政策,引导少府等官办工厂,发展工业。

    钢铁厂这种工业基石,除了官府有能力发展壮大,交给民间不可行。”

    项文忠被推开之后,他也没有在台上与王宝玉大吵大闹起来。

    这种场合,他一旦这么做,那就是极大的减分项。

    但他听到王宝玉这么说,那是真的容忍不了。

    理念之争,必须要寸步不让,争出来一个高低之分。

    项文忠上前一步,双手握住话筒,直接把金属圈掰过来,圆盘面儿冲着他自己。

    “王宝玉所说的话,不代表工家的观点。

    各府官办的工厂,很多都成为效率低下,濒临破产的工厂。

    要不是官府持续不断投入,这些工厂根本就生存不下去。

    想要工业大发展,朝廷的定位就是政策引导。

    让工厂主们自由的竞争,市场会优胜劣汰。

    优秀的工厂自然会存活下来,不适合生存的工厂,必然会破产清算。

    朝廷不应该过多的干预,只需要提供官府该提供的服务。

    官府应该作为一个仲裁者,而不是参与者。”

    项文忠与王宝玉互相用案例驳斥对方的观点。

    皇帝苏河看着这两位工家代表,他们在台上开始还能和颜悦色,说到激动时,激烈争吵起来。

    他看明白魏时鸣与钱明义的分歧所在。

    魏时鸣铁匠出身,他崛起之地是河套,负责主办包头钢铁集团。

    他的主要政绩,都是与重工业有关,思想当然偏向重工业。

    钱明义商人出身,他崛起之地是河南和广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