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攻逐州 吴三桂夜逃

    4333年(崇祯九年),四月二十三日。

    北直隶,保定府与顺天府交界地。

    这里已经变成秦军屯兵的大营。

    秦军大营往北不远,就是明军重兵驻守的逐州城。

    苏河站在大营不远处的麦田边上,指着田里的麦子。

    “看到这些粮食,你们还着急吗?”

    苏虎憋的脸色通红,只能违心的说道:“不着急。”

    他看着近在咫尺的京城,只需要再向前一步占领逐州,京城的南大门就被打开。

    他们能直接打到永定门外。

    作为带兵的将领,苏虎希望越早出兵越好。

    早一天灭亡大明,那就能早一天结束战争。

    苏河看苏虎说违心的话,他也能理解。

    他也想尽早攻下京城,彻底灭亡大明朝。

    钱明义一纸奏书,直接让苏河改变了主意。

    河南农民分地之后,爆发了极大的热情,再加上今年风调雨顺。

    预计今年将会有一个非常好的收成。

    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和产粮大省,河南的粮食能自给自足。

    苏河就能把多余的粮食,调往更加缺粮的地区。

    现在的农业,是最繁重的体力劳动。

    正常的年景,投入多少劳动力,就能收获多少粮食。

    春耕的时节,秦军抽掉大量的百姓运输后勤物资。

    就会导致有田地抛荒,粮食大幅减产,秋后会有很多百姓饿死。

    这么做,只是能提前一两个月攻陷京城。

    收益和付出不相等,这么做完全不值得。

    最理想化的条件,那就是调查需要种植粮食的青壮数量。

    官府把剩余的青壮,派到后勤部队,协助秦军运输物资。

    但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基层的官府,根本无法做到这么复杂的调查。

    苏河这个势力,正处在上升期,贪官污吏比大明少很多。

    但这些当官的人,都是官僚。

    官僚有着官僚的通病,他们大部分人,只想着讨好苏河,不关心治下百姓的死活。

    这些人表现出关心百姓的姿态,大部分也是做给苏河看。

    苏河真的下令,两手都要抓。

    既要保证春耕正常进行,又要维持大军的后勤补给。

    这些官僚们,肯定会把正在春耕的青壮,变着法送往后勤运输队。

    河南地区的春耕,苏河看不到,到时候粮食减产,直接往天灾上一推。

    青壮们运输大量的粮草,苏河能看到粮草物资已经到达军营。

    这些官僚们怎么选,苏河稍微一想就知道。

    这么做很容易激起民变,已经平稳的河南和北直隶南部,会再次闹出民乱。

    苏河一刀切,直接让所有青壮回去种地。

    这不是最有效率的办法,却是最不坏的办法。

    苏河宁肯牺牲时间,让百姓们完成春耕之后,再向前线运输物资。

    秦军打到保定府,一路都很顺畅。

    这让秦军很多军官和士兵,产生了轻敌冒进的思想。

    秦军在保定府沉淀一个月,秦军的风气,有了很好的变化。

    苏河看着苏虎说道:“你们第三军,可以动员军队,准备向北攻打逐州。”

    苏虎听到这句话,他简直不敢相信。

    “王上,后勤物资还没有送到,我们可以继续向前进攻了吗?”

    苏虎已经被压制了一个月,他都快憋疯了,现在就想打一场畅快淋漓的大战。

    苏河点头说道:“这一个月姜之鱼也没有闲着,用后勤部的人员,向我们运输大量的物资。

    经过一个月的积攒,这些武器dàn • yào ,足够支撑一场大规模战争的消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