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命运早已注定

    北伐大军兵临阴山,斥候探查各处,发现鲜卑拓跋部并未受到天花的荼毒。

    这是个好消息,也是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瘟疫暂时不会影响大汉北疆,坏消息是需要跟拓跋鲜卑硬碰硬的干一架。

    说实话,鲜卑各部之中,拓跋部是对汉人威胁最大的一部。

    历史上,他们在魏晋之时崛起,五胡乱华之时壮大,最后统一北方,拥有黄河流域和长江上游的广大领域。隋、唐建国者杨、李二家,都是拓跋鲜卑和汉人联姻的后裔。

    这个占据了匈奴故地,和匈奴人联姻,由本族十家和七十五部外姓组成的部落联盟,刘襄打定主意,要将他们连根拔起!

    看着聚集了四万骑卒,与汉军对峙,要求谈判的拓跋力微。

    刘襄心中忌惮不已。

    若是没记错的话,自己起兵造反的那一年,也是此人成为部族首领之时,都是十几岁成名,都是年近三十,都是不肯屈居人下的性子。

    拓跋鲜卑崛起的根基,就是此人奠定的。

    谈一谈也好。

    「命其卸甲除兵,前来朝见。」刘襄不可能自降身份,跟一个胡人部族首领平等相谈。

    那不叫平易近人,那只会有损大汉威严。礼贤下士什么的,只能用于面对个体,不能用作势力外交。

    拓跋力微主动提出谈判,只要不是过于折辱,他就一定会来。

    大汉皇帝给了一个胡人部族首领朝见的机会,这算折辱吗?

    当然不算,这反而能算是恩荣,很多人想朝见皇帝还见不着呢。像拓跋力微这样的部落首领,顶多相当于大汉上县的县令,所以他喜滋滋的就来了。

    至少表面上是一副获得恩宠的高兴样子。

    「化外野民拓跋力微,拜见大皇帝陛下。」

    「平身,赐座。」刘襄看着执礼甚恭的拓跋力微,心里的忌惮更深了。

    能屈能伸,且不惧危险的人,万万不能小视。

    「谢陛下。」拓跋力微起身落座,恭敬的说道:「下民不知大汉天兵至此,正带着族人巡视草场准备过冬,冲撞了陛下,还望大皇帝陛下不要怪罪。」

    甭管这话是不是假得离谱,他都得说,反正他是在巡视草场,绝对没有跟汉军对抗的意思。

    至于两军对峙,那都是误会!

    「朕南征北战十余年,漠北、西域、南疆皆平。」刘襄脸上一副毫不在意的样子,轻描淡写的说道:「四万青壮而已,算不上冲撞。」

    话里话外满是瞧不上鲜卑人的意思。

    拓跋力微不但不生气,反而心中窃喜,汉人越轻视他越好,越轻视,越不在意,他的生存空间也就越大。

    「陛下的心胸像草原一样辽阔,如我等这般的化外野民,也能沐浴陛下的恩泽。」他毫不吝啬赞美之词,姿态也放的很低,意图麻痹汉人皇帝。

    「行了,闲话到此为止吧。说一说你想要什么?朕不妨跟你直说,鲜卑王廷和东西两部皆平,草场、牛羊予取予求,只要朕一声令下,推你成为整个草原最尊贵的人也不在话下。

    那么,跟朕说说,你到底想要什么?」刘襄就差明说了,只要投降,就能推他成为鲜卑王。

    这话,诱惑不小,拓跋力微咽了口口水,顶住了王位的诱惑,他心中清楚,汉军北伐草原,可不是给拓跋部打仗的。

    恭恭敬敬的回话:「下民没有那么大的出息,只想让族人有口饭吃,不被冻饿而死,要是能再多生几个崽子,也就心满意足了。」

    「能为族人着想,你是个好首领。这样吧,朕给你指条明路,草原太混乱了,这不好,朕想要像辽东和西

    域一样,设立长史府管辖,便叫北庭长史好了。

    草原毕竟是草原人的草原,这个北庭长史,派汉官不合适,总要选一个草原的自己人才能服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