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蒙古人远征

    瘟疫对草原民族的伤害,比农耕民族要小得多。

    分散放牧,地广人稀,传播途径不畅。

    可现在敌人已经聚集在了一起,天花这种烈性传染病的传播速度,会指数级的增长。

    既然瘟疫能够杀死敌人,那又何必去拼命呢?

    他们聚兵的那一刻,就已经败了。

    刘襄最近已经不再思考胜负的问题,他在琢磨怎么掌控草原。

    占地盘,筑城池,置兵马,这样常规的套路不是不好用,而是消耗太大,用不起。

    弃之不顾又会产生极大的隐患。

    就像汉朝干翻了匈奴,结果为鲜卑的崛起扫清了道路;鲜卑人南下,草原上又冒出个柔然;北魏和柔然打得两败俱伤,便宜了突厥;突厥被唐朝击败,草原又成了回鹘的天下;回鹘衰败之后,又轮到了契丹。

    然后女真联合大宋灭了契丹,蒙古又联合大宋灭金。

    草原上的胡人一茬又一茬的崛起,中原王朝没少出力,可却始终无法掌控这片土地。

    而每一次草原民族的崛起,又会成为中原王朝的大患。

    这个问题太特么难了,刘襄想了好多天都没找到答案。

    而在他思考的这段时间,天花大规模爆发了,汉军再次东进,鲜卑三部恶心得要命。

    但形势比人强,明智的鲜卑勇士知道审时度势,所以,阙机、莫护跋、宇文莫那跪在了刘襄的马前,他们想要投降。

    「仁慈的大皇帝陛下可以包容乌桓人、匈奴人,也请接纳鲜卑人,我们也想为大皇帝陛下牧马放羊,守卫边塞。」

    话说得挺好听,可惜刘襄不想养太多的看门狗,养多了会养成狼群,反噬主人的。

    抱歉了。

    他轻轻挥了下手,三颗人头落地,十二万东鲜卑人埋骨呼伦湖畔。

    呼伦大草原是个好地方,可这里太远了,也太冷了,暂时顾不过来。这片草原失去了主人,不知道谁会占据此地?又会用多少年完成实力的积累,再次威胁大汉。

    这些他都顾不上了,缴获的四万多匹马,三万多头牛,五十万只羊,彻底占据了北伐大军的所有人手。这么一对比,魁头这个鲜卑单于果然是没落了。

    围绕着呼伦湖畔扫荡一圈,大军不再前行,前边就是大兴安岭,北边也是山区,过了山就是丁零人的地盘,那些苦寒之地没有用兵的价值。

    士卒赶着牲畜转向西南,与运送粮草的徐荣汇合。

    庞大的畜群连天接地,前后蔓延两百多里,所过之处草皮翻卷,黄土成尘,声势极大,却让军中将士难以腾出人手作战。

    可燕然山南麓和阴山北麓还等着大军扫荡,不能止步于此。

    刘襄准备彻底告别补给线,学一学蒙古人远征,六十四万的牛羊他也不准备带了,留徐荣领人在弓卢水流域放牧,并分批把牛羊送回汉境。….

    骑兵每人六到七匹马,每五人一辆车,每什装载两千斤肉干,五十石粮食,以及帐篷、羽箭、食盐等等物资,十七万匹马加速西行。

    曹操也被留了下来,他要负责给四万运送补给的步卒接种牛痘,回返汉境之后,长城防线的烽燧兵也要分批种痘,然后是各处边郡。

    等到冬季来临,各路出塞放牧的归化胡人也要统一种痘。

    北疆完毕之后,种痘之事会逐步推广天下。

    老曹幽幽的看着远去的马群,不知道自己下半辈子能不能完成这个任务,如果自己完成不了,他准备让几个儿子继续完成此事。

    这是老曹家的护身符!

    不提曹操如何畅想未来,刘襄带兵日行百里,庞大的马群踏碎

    草原,激起漫天的烟尘,如一条身长百里的土龙一般,直扑燕然山东麓的龙城所在。

    汉朝所称的「龙城」是哈拉合林,今属蒙古共和国的杭爱省,是匈奴的单于廷,也是匈奴人祭祀龙神的地方,所以称为龙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