眠龙病虎卧于王廷之上

    李绅是禁军的随军医者,正仔细的擦拭着牛痘疱疹周边的皮肤,做着清洁的工作,他三十年来头一次这么小心翼翼。

    因为陛下说了,每一个疱疹都不能随意破坏,这是北伐大军的性命。事关两万多将士的生死,容不得丝毫的错漏。

    他的手很稳,盐水清创也是做熟了的,全程一个疱疹都没破坏。

    刘襄在一旁静静的看着,非常的满意。

    待到为病牛清洁完毕,医者开始用火烘烤银针和刀具,然后放到浓盐水中消毒,他环视四周,对观望的众人解释道:

    「虏疮,剧毒也,染之则发热、遍身起脓疮,十人九死。牛痘亦有毒,染之手脸起疱疹,症状相似却不致命。

    二者相类却又不同,见面即攻伐不休。

    两者在人体内攻伐,毒性便会降低,病情便会减弱。」

    他看着麾下的士卒,高声询问:「这在兵法上叫做什么?」

    隔离营地之中,人数最多的是乌桓骑卒,他们学会了说汉话,可还不识字,更别说兵法了。虽然脑子里能琢磨到别人打架,我占便宜的模糊想法,但大皇帝问兵法的事,他们可不敢胡乱说话。

    大皇帝陛下能进入营地,说跟他们一起对付瘟疫,这让他们极其感激,可不敢胡言乱语,冲撞了贵人。

    因为带兵驻守营地外围,而被牵连,隔离于此的黄忠,敬佩的看着眼前的皇帝陛下。身为大汉天子,整个天下最尊贵之人,能在发了瘟疫的时候,入隔离营地,与军中士卒同甘共苦。

    岂能不叫人为之感动?追随此等主君,便是死也甘心!

    他激动的回答:「回陛下,此为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刘襄笑着点了点头,心里知道那些乌桓人和黄忠麾下的羌人肯定听不懂,但越是这种高级的汉话,便越对他们有吸引力。

    又是扯上兵法,又是先贤总结的成语,这么高大上的话题,特别能满足这些向往汉人文化的归化羌胡,毕竟,谁还没点虚荣心呀。

    看着那些前排的羌胡努力的记忆,默默的念叨,后排垫着脚尖,伸长了脖子打听,刘襄的笑意加深了不少。

    大声的为他们解释:「鹬蚌相争,渔人得利,说的是丘鹬和老蚌打架,丘鹬叼住了老蚌的肉,老蚌夹住了丘鹬的嘴,两者不肯相舍,渔人得而并擒之。

    这虏疮和牛痘就是鹬和蚌,咱们就是渔夫,它们相争,瘟疫就被治好了,这叫以毒攻毒。都听懂了吗?」

    疫苗的原理肯定不是这个意思,但你跟汉朝的古人解释抗原、抗体什么的,一般人听不懂,更何况这里最多的是更加愚昧的羌胡之人。

    所以刘襄得用能吸引他们的话题,用他们能听懂的话,把种痘,解释得能让他们接受。

    至于正确与否,此时此刻,并不重要。

    疫苗在现代人眼里,是很平常的事情,接受度很高,可古人并不知道那些医学道理。

    这是个化脓感染就有可能死掉的年代,你把牛身上病变的脓液往他们身上移植,他们自然会产生抗拒之心,恐惧的情绪必然会影响种痘的流程。

    利用牛痘抵抗天花,时间差只有短短的几天,稍微耽误一下,就会功败垂成。

    所以得把这些最容易出事的人,给忽悠明白了,让他们心甘情愿的种痘才行。

    看着恍然大悟,或者装作恍然大悟,还有互相打听,小声商讨的众人。

    听着那些羌胡议论纷纷的话语:

    「大皇帝真厉害,他说的话,我居然能听得懂。」

    「我虽然没听懂,但觉得大皇帝的话肯定有道理。」

    「大皇帝都说啥了?你们跟我说一

    说呀,离得太远没听清楚。」

    「起开,起开,我要去前面听大皇帝说话。」

    情绪调动,群体认同,火候差不多了,用不着让每一个人都明白自己的话,只要有一部分人带头,大部分人是倾向于随大流的,这是社会性动物的群体趋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