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官制

    夜间赐宴算是宾主尽欢,不必赘言。

    第二天,发诏令,昭告天下。

    第一道诏令,必须是改年号,大赦天下。

    年号定为隆兴元年。

    但大赦天下,刘襄改了些章程。

    他其实不太喜欢随随便便就赦免罪犯,可惯例不好违背,大赦天下是为了表示仁德,意味着登基之后要行善政,带动普天同庆的氛围,其中隐藏着让百姓归心的谋划。

    汉朝大赦,除了十恶之罪以外,其余不分轻重,不分官民,全部赦免。

    这不符合他的理念。

    所以,刘襄诏令,贪污不赦,怠政不赦,死罪不赦。

    赦免的战俘迁往河南屯田。

    这次大赦,有二十多万人脱罪,将近三分之一的苦役将被释放,将作监各处矿场、林场得少好几万的劳力。

    大概有五万多的战俘会被迁往河南尹,这批人需要监督。

    任命夏侯惇为河南尹,带领汝南的三万屯田兵,前往河南署理屯田开荒事宜。

    曹操已经归心,曹氏和夏侯氏的人可以给予一定的信任了。

    夏侯惇这人吧,除了打仗不行,其他的方面都不错,在汝南管理了几年的屯田,政绩斐然。

    三万屯田兵开出来不少的田地,调走之后正好给逃到汝南的流民分田。

    这些流民数量不少,小部分是从七国联盟逃出来的,大部分是从扬州逃难而来。

    如今的民间有个大趋势,那就是士族南下,黔首北逃。

    刘襄乐见其成。

    第二道诏令是册封甄姜为皇后。

    其他五位夫人册封为妃的诏令要延后几天,以示对皇后的尊重。

    第三道诏令是改革官制。

    三省六部制已经和几位核心幕僚讨论了一个多月,基本框架已经定立完成,人员也选定了。

    门下省由将作大匠王兴兼任侍中,主持政务,调颍川太守田畴为少府,协助署理门下诸事,任命华佗为太医令,划归少府管辖。

    水衡都尉划归门下省管辖。

    中书省负责掌管机要,起草诏令,任命袁涣为中书令。御史大夫田丰以及廷尉夏侯兰划归中书省管辖。

    尚书台改为尚书省,任命荀彧为尚书令。

    其下设六部。

    任命沮授为吏部尚书。

    提典农中郎将范贤为户部尚书。

    任命皇甫嵩为兵部尚书。

    提河堤大使袁敏为工部尚书。

    任命满宠为刑部尚书,刘襄很看好这个酷吏,成为跟田丰一样的,砍杀世家大族的利刃。

    提国子监祭酒刘表为礼部尚书,大鸿胪改为鸿胪寺,任命荀谌为鸿胪寺少卿,划归礼部管辖。

    刘虞主持登基大典有功,官复司徒。

    可官制改组之后,三公就是个位高权不重,只有荣耀的吉祥物,他主要的精力会放到宗正的事务上面去,因为刘襄要实行改版的推恩令了。

    正确的名称是爵位继承法。

    不但针对宗室的王侯,勋贵的爵位也一并管理。

    爵位继承法规定:后代若要继承爵位,需要经过宗***考核,分文、武两试,合格之后,方能承爵。

    若未能达到考核标准,第二年降爵一等继续考核,若还未达标,第三年继续降爵,以此类推,直到达标为止。

    明说了,不是不给爵位,前提是,你的后代得有能力,废物点心就老老实实的做个富家翁吧,别来掺和爵位的事情。

    养一堆躺在祖宗功劳簿上的纨绔子弟,只会拖垮朝廷的财政,这事

    要尽早杜绝。

    能不能承爵,全看能力,谁也挑不了理。

    众所周知,考试这玩意,考生能作弊,考官也可以作弊,出题的更是能作得天衣无缝,放不放人承爵?怎么放?还不是看刘襄的心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