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强的本质

    查验还是要查验的,万一错怪了孙义呢?

    验证对错,没有孙义他们想象的那么难,他们以为弄份人名多的册子,就万事大吉了?他们以为刘襄会派人,去乡里亭里挨个打听?

    眼界啊,限制了他们的思维。

    以他们谋生的手段,钱粮离不开土地的产出。县中留存的地契,登记人口的黄册,和他们的名单、账册一对比,再找来一些在城中做工的民夫,询问一下当地的亩产、人文情况。

    一目了然。

    一百书吏,两百缇骑,一天时间。

    包括孙义、魏礼在内,一百零八个宗族的联盟,就浮出水面了。

    他们想走豪强之路?

    欺负刘襄年轻见识浅?

    刘襄十三岁就会计算大汉的各种租调赋税,他在渌水亭时就清楚,小地主、自耕农、佃户,在缴税之后根本剩不下多少粮食,更别说钱财。

    刘襄比他们更了解,世家豪强的本质。

    世家豪强在秋收之时压低粮价,玩一出谷贱伤农,趁着收税的节点,百姓不得不卖的时机,大肆买入低价粮食。

    等青黄不接的时候再拉高,玩一出囤积居奇,一高一低,一进一出,像割韭菜一样,一刀一刀的割了多少年了。

    这还是丰年。

    灾年的时候,他们更赚。

    趁着灾难、饥荒、疾病,以极低的价格收取田产和百姓的儿女为奴。

    一个小孩卖三升粟米,这事,刘襄见过。

    就相当于现代,不到两斤的小米,你的孩子就生生世世给别人当奴隶了。如果你的小孩够幸运,能活到生孩子的年龄,他们生下的孩子,一降生就是别人的奴隶,还给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家生子。

    真讽刺。

    或者借给你高利贷,驴打滚,利滚利,让你几辈子都还不清,你只能卖田卖屋,卖儿卖女,最后给他们卖命。

    很多百姓一生下来,就继承了祖辈的债务,从父亲那里,从爷爷那里,从曾祖那里,从高祖那里,一辈传一辈的债务。

    很多人,很多很多人,他们一辈子都不知道,吃饱是个什么感觉。

    这就是世家豪强崛起的本质。

    把小地主削成自耕农,把自耕农逼成佃户,把佃户变成逃户、隐户。

    这就是大汉朝,世家豪强们的拿手好戏。不然的话,他们的土地怎么变大的?他们的财富怎么积累的?他们的势力怎么变强的?

    为什么那么多人,能被他们所用呢?

    是因为他们的祖辈能生养吗?

    是他们天生比别人优秀吗?

    还不是很多人被他们逼成了失地农民,不得不租种他们的土地。即便这些土地,是从这些失地农民那里,巧取豪夺过来的。

    我抢了你的田地,然后再租给你种,不但要收取高额的地租,还要你感恩戴德,对我毕恭毕敬,这就是他们的道理。

    贫苦百姓不恨吗?

    当然恨。

    可他们反抗不了啊。

    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农民起义?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刁民?为什么老百姓就不能安安生生的过日子?

    老百姓不想安安生生的过日子吗?他们过不下去啊。

    刘襄敢造反,就是因为他看到了这些事情,他明白这些道理。

    他清楚的知道,分地对底层农民的吸引力。

    农民起义,他们可不是为了推翻朝廷,更不是为了换个皇帝,那是上层的野心家才有的愿望。

    农民起义最本质的需求,就是分地,就是想有一块自己的土地,然后靠着这片田地,安安生生的过日子。

    至于朝廷叫“汉”还是叫“唐”,他们才不在乎。皇帝是姓“刘”还是姓“李”,跟他们有什么关系?只要能让他们吃饱穿暖,好好过日子,你就是姓屎粑粑,他们也跟着你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