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恶并存 合而为人

    命令步卒守卫府库,刘襄带着宿卫和越骑就出发了。

    刚才他都看清楚了,七个府邸安安静静的待在这座城池里面,他要一个一个的去拜访。

    第一家是县尉张仁的府邸,有惊喜。把绑着的张仁往前面一推,里面就冲出来几十个忠仆,一轮箭雨之后,他们就帮张仁打前站去了。

    越骑冲进府邸搜查,又抓出来二十几个,一个妇孺都没有,估计是提前藏起来了。

    或许很多年以后,也会流传出一个“张氏孤儿”的故事,里面可能也会有一个,用亲生儿子的性命,换取主人遗孤的忠仆,这种美好的品德,真残忍。

    刘襄无所谓,他对追杀妇孺没兴趣,他就是来消灭叛军的,这二十几个,也被当街斩首。

    继续下一家。

    就像开盲盒一样,推着家主去叫门,有冲出来抢人的,有冲出来求饶的,有闭门不出的,有翻墙逃跑的。

    所有人,都被当街斩首,刘襄一个俘虏都不想留。

    看着冲天而起,怎么都无法扑灭的火焰,看着烧成漆黑的残垣断壁,看着街边上哭得撕心裂肺的百姓,看着火场里扭曲得不成人形的焦炭。

    这些人必须付出代价。

    特别是,输了的时候。

    七个府邸走了一遍,六七百颗人头落地,刘襄知道里面有无辜之人。那又如何?这是叛乱,是战争,容不得丝毫心软。

    这是刘襄第一次面对豪强的反扑,所以他下手特别狠,但凡抓住的,一个活口都没留。

    算是一个警醒吧。

    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

    等到中午的时候,这些豪强家族的嫡系们,也会当众斩首,要不是为了给百姓泄愤,他们早就凉了。

    等援军到来,这些人在城外的庄园坞堡也需要清洗一遍的。

    清理了大部分的叛军,剩余的也闹不出什么大动静了,只需以后慢慢抓捕。

    刘襄下令帮助百姓救火。

    汉代的救火措施真的很简陋,这事刘襄疏忽了,虽然周朝的时候,就设立了司烜这个负责防火的官职,汉代也有望火楼,但小县城是没有的。

    至少,在幽州的这些小城里,刘襄没见过司烜,也没有专门的望火楼。

    望楼全是军用的。

    北方的小城,都是战争优先,防御措施都不错。听说内地的很多县城,没有护城河,有些甚至连城墙都没有,这在北方边疆是难以接受的事情。

    刘襄晃晃脑袋,思绪发散过度了。

    继续思考救火的问题,汉朝的救火装备,没什么印象,好像全靠民间自己解决?这可不行,必须得考虑一下专业人员和救火工具的问题。

    唐宋时期的武侯铺和潜火队,就完全可以效仿。

    救火用的水囊、溅筒、云梯,以汉代的技术,是可以制造出来的。水囊就是装水的皮口袋,溅筒就是在皮口袋上插个打通的竹竿,云梯汉代就有,制造救火用的云梯比攻城云梯难吗?

    至于明清时期的藤斗水枪和水龙车,技术上就比较难了,回头得找工匠好好聊一聊。

    人多力量大,刘襄又指挥兵卒,在火焰蔓延的方向拆出隔离带,火势终于控制住了。

    天终于亮了。

    太阳在东方冒了出来,越升越高,北新城也逐渐褪去了赤红的颜色,只是地面的血迹和漆黑的残垣断壁,诉说着昨夜的凄惨。

    刘襄带队回到了县衙,第一件事就是脱掉铠甲,让宿卫帮忙看了看后背的伤势,已经红肿一片了。

    忍着疼痛用盐水清洗了一遍,希望不会感染吧。

    “老子要是感染了,就把世家豪强全砍死。”他低声嘟囔了一句。

    发泄了一下愤懑的心情,该做的事情还得做。昨夜的火灾很严重,上千百姓痛失家园,一夜之间变得一贫如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