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老毛病

    杨殿弼叹口气,叹道:“皇上,那位公公到的时候,随行人员只有十余人,满身是血,不少人都是一马双人,实在没救过来葬在永丰了。”

    朱由检眼睛一眯,但也只能相信,因为这种说法站得住跟脚,区区一千人而已,还是卫所兵,能凑出来一千骑卒还是那些文官想要牵线搭桥“驯化”王鸿泰,鼎力相助的。

    两人又东扯西扯扯了半天,在杨殿弼有所保留,只告诉朱由检想让他知道的情况后,朱由检对于朝鲜有了“足够”的了解。

    八万精兵啊……

    “朕还打算,派一支精锐去朝鲜,帮助王爱卿呢。”

    杨殿弼一愣,随即惊喜的问道:“皇上,这援军,有多少?”

    “算上水师的话,大概有两万战兵。”

    自从接触军权,学兵事后,也知道之前拍给孙传庭的“精兵”是个什么鬼样子了。

    还不赶单纯的壮丁呢。

    杨殿弼对此笑了笑,没说什么,既然你不想送人来种地,我也不能求着你送人来不是?反正朝鲜可不缺人。

    “唉,王爱卿也算是收复了朝鲜,回归天国怀抱,可喜可贺,这一次劫难,不亚于壬辰倭乱,丁酉再乱,辽东侯当为首功。”

    刚夸完,朱由检就后悔了,这么大的功劳,你没实质性的封赏,这还怎么拉拢王鸿泰手底下的将领,怎么蚕食王鸿泰的兵权?

    朱由检连忙看向进来后一直颤抖着身子,不敢抬头的翟毓秀,立刻仁慈的问道:“这位,就是朝鲜昭明营的将领吧?”

    翟毓秀身子一震,没来由的激动,顺势跪在地上,答道:“末将辽南镇皮岛水师都统翟毓秀,叩见皇上!”

    朱由检笑了笑,看来自己在朝鲜那里,好像还是很有威望的?或许可以……

    这一次入京可谓是皆大欢喜,杨殿弼面对诸多示好和暗示,都发挥出了他能优秀的社交能力,处理妥当。

    可谓是八面玲珑,长袖善舞,只能说不亏是跟着宋玉国混出来的,在交际花这方面,还是有一些独特的心得。

    远在宁武关的辽东四伯,在京城留下的人脉起了作用,一场场宴会下来,关内局势、朝廷走向,杨殿弼摸了个七七八八。

    留下王鸿泰的命令叫给四伯留在京城的心腹后,杨殿弼开始了新一轮的忽悠。

    当然啦,忽悠的对象是那些报国无门,仕途无望的寒门子弟,以及那些书生。寒门,可不是普通人。

    想升官发财吗?想一展拳脚吗?想直抒胸臆,教化万民吗?来朝鲜,辽东侯给你一个家!

    在得知王鸿泰缺大量的文士后,别说这些没当官的,就连那些家里两三个官的,也想派家中子弟过去发展。

    别看朝鲜好像是鸟不拉屎的地方,谁让人家王鸿泰强呢?日子苦一点没什么,实实在在的能看到未来的甜,又怎么害怕现在的苦呢?

    杨殿弼也没想到,自己一句“无心之言”、“章口就莱”的话,会有这么大的反响。对此自然是自作主张的开始增加门槛,索要孝敬,这玩意可都是军费啊,侯爷太缺钱了。

    也不能一直靠着军威强力弹压,空手套白狼吧?

    至于那些想要让家中娘子联姻的,杨殿弼表示他做不了主,但是很多将领,比如他,都是没有成家的人。

    众人恍然大悟,旁敲侧击之下发现,别说王鸿泰了,就连两个宋、许二位刚刚造册备案的总兵都没结婚,下面的副将、参将、游击,那可都是待联姻对象啊!

    杨殿弼对此自然的满满的打包票,只要贤惠,不奇丑无比,家门低点也没事。联姻呗,随便联,当正妻取了还能让你牵制了是咋的?

    王鸿泰常说,他们这帮人岁数不小了,赶紧结婚,赶紧生孩子。虽然王鸿泰是想试试系统兵到底能不能生娃,但是本意还是好的。

    这基因飞升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