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朝鲜的设想

    王鸿泰微微点了点头,没想到自己第一次做实验居然失败了,想试试能不能反复刷点,结果人家没反复横跳。

    “没关系,可能是因为建奴的部队还没有开过来,建奴现在应该才刚刚得到兵败的消息,还没来得及进行对应措施呢。”

    这十几天过的特别快,抓都抓不住,一转眼就过去了。

    兵马的调动,匠作营的整改,永丰叁卫的开荒、上户口,俘虏的岗位安排,粮草、物资的调动等等等等。

    牺牲的永丰营将士的抚恤金、宣传,对于存活的永丰营将士的嘉奖,给永丰营的将士鸟枪换炮,更换新缴获的军械盔甲。

    换下来的和富余出来的军械、盔甲,全部由兵匠局进行修补。多出来的这些盔甲和兵刃,甚至能再武装三万人。

    这个数字报给王鸿泰的时候,他就知道被俘虏顶下来的三万劳工营壮丁该干什么去了。

    想到这三万预备役永丰营,王鸿泰问道:“军训的怎么样了?”

    “还行吧,宋将军在龙川传回的书信上说,这三万人倒是可以当建筑队,好家伙,差点没把龙川给翻新一遍。”

    杨殿弼笑了笑,又有些担忧的说道:“侯爷,这样不行啊,永丰营和预备役的青壮里,有不少义州、龙川的人,还有不少再南边一点的人,比如盐州之类的,咱们再叫永丰营,是不是不妥啊。

    龟城、大馆两地的青壮统计,也有四千之数,这……”

    王鸿泰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这确实是个问题。

    山西兵和山海关兵能因为口音和饮食差异差点大打出手,更何况朝鲜兵呢?

    “以前是因为草创,再加上主要组成人员是永丰的人,才叫永丰营的,以后朝鲜兵会越来越多,的确应该改名了。

    就叫昭明营吧,心向大明,渴望当明人,就叫这个名。”

    杨殿弼一琢磨,感觉可以,拍马屁道:“昭明营?这名好听,听着都像关内的正规军了,这帮小崽子怕不是得高兴坏了。”

    王鸿泰笑了笑,没当回事,吩咐道:“这样,定下基调,以后朝鲜兵全部隶属于昭明营,按照步人甲的军制来,战兵三千人一营,咱们建制散了的弟兄充进去当gāo • guān ,永丰营的将士已经证明了他们能用,让他们去精选中下层将官。

    军服、旗帜什么的感觉做出来,这两样最能凝聚一个集体的力量了。

    至于待遇嘛,闲时管饭,负责修缮城防,帮助百姓开荒,战时赏钱,这种半职业属性太适合这帮穷的叮当响的朝鲜兵了。”

    这个年代,能管饭,那可就是最大的保障了!发钱?要钱干嘛,你上哪花去?包吃住,发衣服,除了不分配婚嫁,你这人生直接圆满了啊,还要什么自行车?

    杨殿弼点点头,说道:“好的侯爷,马上我就让人去传达命令。”

    说完一拍脑门,从怀里抽出两张纸条,递给了王鸿泰。

    王鸿泰好奇的接过来打开查阅,突然眼睛瞪得滴溜圆,问道:“消息准确吗?!”

    “准确,肯定准确,这是这三个地方的县政令递给我们的投名状。”

    龟城县铁矿、大馆县铜矿和煤矿、盐州盐矿和铁矿,直接五处矿产,老子也算是家里有矿了!

    “乖乖,我的个乖乖!这是真是的出产量了吗?可以啊……他们有什么要求?”

    世上没有白来的午餐肉,这仨人既然能够一起站队,那就证明他们所图不小。而且话里话外的意思,还有不少好友,所属地区也有矿产,这意思可太明显了。

    杨殿弼深吸了一口气,来到王鸿泰的身前,将那张朝鲜全境图沿着某条神秘的线对折后,给了王鸿泰一个你懂的的眼神。

    “好家伙,这帮玩意坑我啊,搞分裂?”

    好家伙,让大明的督师、侯爷,把大明的属国搞分裂开,还是特么神似三八线的分界线,搞笑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