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者不善?我才是来者!

    齐锡麟很惊讶,想了片刻,刚要说什么,却被杨建武抢了先。

    “圣上皇恩浩荡,雷霆雨露俱是君恩!此事虽为圣上分忧,实乃为国之举,可惜,此事本质终归僭越朝廷,陛下不治罪已是天大的恩典!

    臣请圣上唤回将军,封一闲职,做个富家翁即可!”

    问你你就要?真是疯了!

    杨建武这人王鸿泰的评价就是阴,就应该扔文臣里,而不是当一个冲锋陷阵的卒子,简直就是浪费。

    朱由检不高兴了,说道:“不行!金州伯你这是陷朕于昏君!大功之臣,朕岂能不赏!忠贞义士,没造反,没破坏地方,何来僭越!必须赏!”

    这话没毛病,朱由检唯一的优点,就是大方!只要他觉得行,并且做出来实事了,是个实干派,他都厚赏,有钱许利,没钱许名,各种加封,各种荣誉,那是毫不吝啬,可惜可惜,也正是这种大方,让各种头衔加身的洪督师兵败归清,孙督师丧命潼关!

    “侯爵!世侯爵!辽东侯!”

    朱由检喊完之后,突然冷静了下来,让王承恩取来舆图,看着关外这一块比比划划半天,几位受封的将领不敢出声,也不敢有什么动作,玩起了木头人。

    “嗯,确实不错!王承恩,拟旨,封大凌河之战首功王鸿泰为辽东侯、四辽总督,节制辽东、辽南、辽北、辽西四镇兵马,时刻骚扰建奴后方!布告天下,咸使闻之。”

    王承恩傻眼了,这封赏太厚了,已经惊到他了!这样以后怎么办?按照之前刘清君透露的,王鸿泰很年轻,以后封无可封,那怎么办?王承恩看了一眼已经有了不少白发的朱由检,心里掀起了惊涛骇浪!

    朱由检已经老了,身子已经不必从前了,太子又年幼,若是镇压不住骄兵悍将,岂不是又来了一次“蓝玉案”?

    朱家天子,果然心狠手辣!刻薄寡义!王承恩摇摇头,朱由检再怎么样,也是他的皇爷,他的信王!朱由检就是现在让他亲自去找手艺人凌迟自己,他也不会说半个不字!

    刘清君等人面如死灰,杨建武感觉不妥,齐锡麟三人感觉惊讶,但还是高呼陛下圣明,又聊了一些军事上的看法后,便三呼万岁后,离开了。

    刚刚刘清君等人的表情他看见了,面色阴沉,这样,他朱由检就高兴了!

    关外虽然已经不是朝廷掌控了,但是万一真拿回来了呢?朱由检可谓是玩的一手好算盘。

    俩人都是辽侯,现在看来没什么冲突,朱由检打算让刘清君这些人编入自己的勇卫营,再加上那批有小心思的勋贵出钱出力出人,勇卫营大有可为!

    刘清君去平贼伪王,王鸿泰去抗伪虏王。要么,大明亡,要么,以后两个辽侯在辽地大杀四方,然后……

    利益权柄最是迷惑人心,这一笔账算下来,朱由检不亏!

    “大伴,想办法把这消息传到王爱卿的耳朵里!”

    朱由检突然想起来那一车又一车的人头,吩咐道:“把那些人头筑成京观,震慑天下!”

    “喏!”

    朱由检抚摸着玉玺,喃喃自语道:“这天下是朕的大明,是朕的,你们都是我的棋子,不要自己跳出棋盘。”

    ………………………………

    京城宅院

    刘清君几人坐在书房里,面面相觑,没有说话,气氛沉闷。

    最终刘清君叹了口气,打开话匣:“圣上此举,实为捧杀啊,要么死在建奴手上,要么胜了,死在朝廷这些小人手上,狠啊。”

    “是啊。”

    几人心里都有些不愉快,本来好好的恩情,此刻夹杂了利益和权柄,那就变了味了。

    朝堂是分文武、分派系的,这一刻,刘清君和王鸿泰在朝廷里注定是两派了,而且让他们两个人争斗,分庭抗礼,还是皇上的意思,真是无奈至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