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清始亡于皇太极

    然后……

    许良虎等人不断的去出现、消失、出现、消失,用这段时间缴获女真人打猎的弓箭和投矛不断的恶心这伙子鞑子的达官显贵,我也不要求杀多少,我就来恶心你。

    苍蝇不咬人,膈应人!

    自从皇太极上位摄政后,这帮人基本上是跟着打了小半辈子顺风仗,哪里受得了这般窝囊气?

    热血上头,愣是每一个人去想,这伙明人骑兵是怎么从边关到这里的。

    不提关内各地上赶着送情报做生意的“汉奸”,就但说从山海关开始,前屯卫、高台堡,再到宁远卫、锦州,哪里没有他们大金的人啊?

    好家伙,这嘎达都快到大凌河了!

    之后只见许良虎等人“不敌”,“仓皇逃窜,真乃无胆鼠辈”。八旗天兵抓住战机,穷追不舍,是战役盎然。

    然后,就追丢了。是的,追丢了!许良虎随着距离村落越来越近,直接提升速度,不惜马力,一百来号人“四散而逃”。

    这一切,都在王鸿泰的掌握之中,这些狗鞑子按照王鸿泰定下的计划,一步一步的走入圈套!

    结果,王鸿泰左等右等,盼星星盼月亮,这伙鞑子没进村落,不追了!王鸿泰人特么都傻了!

    眼巴前就是自己族人的村落,这帮达官显贵里有镶蓝旗的甲喇,这个村落也是镶蓝旗的部落。

    敌人骑兵就在附近,你不赶紧来,集结军队,剿灭这伙骑兵?于情于理你不来看看?你不带着正蓝旗的甲喇来尽地主之谊?

    就在王鸿泰平稳了心情之后,想要硬碰硬的冲一把,将希望寄托于八旗天兵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不把他这五百长枪兵放在眼里。

    现在天黑的早,所以王鸿泰打算天稍微黑一点了,再动手。

    一众人在臭味熏天的村落里险些昏厥,刚要等到动手突袭的时候,这伙鞑子放声大笑的奔着村落来了。

    王鸿泰:???

    王鸿泰高血压都快上来了,严重怀疑自己的计划出了问题,被这些打了多年战役的老旗人们发现了。因为按照逻辑来讲,这么长时间,援军的确是能够叫过来的。

    王鸿泰小声吩咐下去,各处埋伏的长枪兵全部严阵以待,时刻准备着杀出去。

    王鸿泰甚至都做好了自己军队尽丧,自己孤身一人跑回关内,杀杀土匪、强盗,拉起部队找个靠山发育一阵的准备。

    只见三百多八旗天兵威风赫赫,骑着高头大马,肆意驰骋,泥土飞起,尘土大作,夜幕降临,草原上听不见别的声音,寒风吹过草地,影影绰绰,仿佛四周有无数伏兵。

    为首等人,鲜衣怒马,有吞天覆地之事……编不下去。

    反正王鸿泰怎么看怎么闹挺,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他就是个学生,穿越到现在也快一周了,虽然杀了那么多人,但是亲手杀的可是一个没有。

    自己看砍头练胆,也权当是家里养的牲畜养大了,出栏了开始放血,一个和平年代的大学生,拿来的那么强的血性,就算有,不到绝境也逼不出来。

    只见正蓝、镶蓝两旗的甲喇带着亲卫侍从进入了村庄……就这么大大咧咧的进入了村落。

    王鸿泰也是百思不得其解,自己命也太好了吧?总能碰着shǎ • bī ?

    这要是换成王鸿泰,说什么都不会进入村落,敌人就在附近活动,自己族人的庄子漆黑一片,寂静无比,这不得翻个底朝天,确定安全了再进吗?

    然,这伙金贵的鞑子压根就没有防备,是的,就狂成这个样子!

    现在的八旗兵已经不是努尔哈赤时期的八旗兵了,或许,客观的来讲,努尔哈赤时期的八旗兵,才是八旗天兵。(不喜欢清,只是客观的讲)

    清朝的官修史书《满洲实录》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

    说万历十三年四月,努尔哈赤率绵甲兵五十人、铁甲兵三十人,再加他自己,一共八十一人,征讨女真族的哲陈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