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尔合曼聪明的脑瓜

    努尔合曼悟到了,他抢到的最值钱的,在看他来,他抢到的最值钱的,就是三本书!

    《史记》、《资治通鉴》和《三国演义》,是的,有三国演义!

    别不拿豆包当干粮,建奴连自己的文字都没有,哪来的书?一本三国,那就是排兵布阵加人情世故的最佳讲解!

    当年皇太极还用三国演义打仗呢!

    满清崛起于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努尔哈赤带领他的八旗军与明军的战斗,每战必胜。

    直到遇到了明将袁崇焕,努尔哈赤“战神”的神话就幻灭了。后金军队6万人,袁崇焕只有2万人守卫孤城宁远。经过5天的惨烈战斗,后金军队死伤惨重。宁远之战,成了努尔哈赤的“滑铁卢”,几个月之后,努尔哈赤含恨病逝在沈阳。

    皇太极继位之后,继续带领军队去攻打宁远,又一次惨败而归。袁崇焕成了后金攻入大明的拦路虎,成为皇太极的眼中钉、肉中刺。

    皇太极放弃了继续死磕宁远,必须除掉袁崇焕。皇太极在汉族大臣的影响下,特别喜欢读《三国演义》,皇太极参考《群英会蒋干中计》这一回的故事,照猫画虎地想到了反间计。

    《清实录》里就记载皇太极的反间计。(附1.)

    努尔合曼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自我学习,和强迫被抓回来的汉人讲解,自己也是收获颇丰。

    宦官乱政后宫干政,外戚专权等尾大不掉之势,汉、唐、明三代莫不过如此。

    宦官乱政最早开始于秦代,一直到明朝断断续续都有。

    从秦代开始,这样的问题便层出不穷。赵高就是始作俑者,秦王朝的覆灭跟他有很大关系。擅自更改秦始皇遗诏,这当然也是我们千古一帝做得比较失策的地方。

    再一个擅杀皇帝,秦二世胡亥便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亲手把他扶持到皇帝这个位置,因为跟自己的意见不一致,又亲手把他杀掉。

    当然秦的灭亡跟他暴政苛政的政策有关系,没有赵高而是扶苏继位,可能应该就是另一番局面了。

    秦之后的东汉跟唐朝也是如此,虽然被称作强汉盛唐。汉和帝时期为了制约外戚,启用宦官这枚棋子。

    这也成为日后东汉灭亡的导火索之一,唐代安史之乱后由盛唐进入中唐,乃至后来的晚唐都有宦官干政的例子。

    甚至出现宦官擅自废立皇帝的事件,由此可见唐代的宦官乱政最为严重!

    至于说明朝,本来朱元璋借鉴历代王朝灭亡的教训,坚决不让宦官读书干政。

    明成祖朱棣夺位后,为了使自己的皇位坐稳,不但恢复了明朝的锦衣卫,而且在这个基础上设立东厂组织,成为明灭亡的关键性原因之一。虽然不是最重要的。

    然后就是后宫干政!汉朝跟唐朝都有过,宋明吸取教训,历代皇后大部分出自平民。

    然后就是外戚专权!两汉时期表现比较突出,其他朝代还好

    最后,就是努尔合曼悟出的最后一点。唐朝自安史之乱后,埋下了节度使藩镇割据的局面,此后一直没有解决!

    瞧瞧,努尔合曼一共总结出来的三点,可以归结于统治者身边有奸臣,妻子的娘家太强,权利没有全都握在手里。

    再看看现在的大金,皇太极身体一天不如一天,虽然消息把控极严,但是对于这个时候的大金来说,一些秘密都是纸糊的。

    也就是大明烂了,锦衣卫被废了,要不然建奴这屁大点地方得被渗透的跟筛子一样。

    统治者不行了,下一位该继承了吧?豪格?努尔合曼摇摇头,努尔合曼觉得多尔衮比豪格更适合,就是多铎都比他强。

    这不又是龙争虎斗?

    听这些来回跑买卖的旗人无意间透露的消息来看,科尔沁部落也不消停。

    八旗镇守各地,努尔哈赤的个个儿子们可都虎视眈眈的看着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