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出逃

    初平四年(公元193年)。

    长安人声鼎沸,天下五湖四海之人皆共襄盛举。

    蔡府更是门庭若市,天下各地的世家子弟拜访着更是走了还有一波,仿佛来到长安不来看望下蔡大儒,自己则白来一趟般。

    蔡邕,蔡大儒的声望自董卓迁都那时为了保全东观、兰台后,名声一跃到达巅峰。

    随后在吕布治下更只是挂个名,  每日则专心在藏书阁,也是东观、兰台曾经的藏书全部存放在了一个塔阁内。

    随后从蔡府中更是流传出一条消息彻底震动长安,震动天下世人。

    藏书阁所有藏书全部要规范整理,更是要全部抄阅一份余新出现的纸质书籍上。

    这个浩瀚的工程,天下文人皆可参与,而且藏书阁立有一碑,凡是参与者皆留名于此,观后世瞻仰。

    这他娘的不就是白送的名流前世吗?

    长安文人一个个兴奋激动不已,  这可是送到眼前流放千古的盛举啊。

    温侯府。

    “温侯果然好算计啊,借着老夫名望招天下文人入长安参加科举,就是为了这所谓的名利之争。”

    “待沉淀后,又抛出抄阅藏书阁之事,用名利留住这些天下文人。”

    蔡邕看着吕布当真是感慨万千啊,捋着短须暗暗摇头,自己当真是看走眼了,此人哪里是什么骁勇善战的将军,明明是一个隐藏的枭雄!

    “将军而后更是还要用整编天下群书名利留住这天下才子,一环扣着一环,纵然这群人明知是温侯阳谋也不会离去。”

    幽幽的望着吕布,蔡邕只有深深的感慨,科举给长安带来了短暂的繁华,仿佛天下大汉十四州才子皆入长安的假象。

    那么抄阅藏书便是留住这群才子的心,最后的整编天下藏书,  声势浩荡没有三五年之久,  这项浩瀚的工程根本完不成。

    “呵呵,这一切还归于蔡大儒的名望,若不然岂会有如今盛事。”

    吕布是眯着眼谦虚的说着,不错他这一切都是在利用蔡邕的名望,可对方能拒绝吗?

    蔡邕苦笑的摇头叹气,他无法拒绝,诱惑太大了,不仅仅是流芳百世的名利诱惑,更重要的是整编天下藏书这个称呼,太诱人了。

    “只希望日后温侯少造杀戮。”

    自从董卓开始他就看出来了,大汉日落西山,天下野心之辈层次不穷,董卓、吕布、袁绍哪一个不是野心勃勃之辈。

    他管不了,更没这份精力了。

    就在吕布和长安众文武忙碌着准备科举之事时,曹操憋屈的被困在兖州一地暗中谋划着什么。

    科举如火如荼的开始举行。

    长安专门为此次科举建立了考场,参加科举的大多都是年轻人,其中世家、寒门、豪强子弟为主,而稍微年长甚至有些作为的人一个个走自傲的不屑与年轻人争这个名利。

    与小辈争名,赢了天下会笑话他们欺幼,若输了更是丢人丢到姥姥家。

    他们来这里为的要目睹曾经的东观、兰台藏书的魅力。

    考场内。

    一名名强壮的北凉士卒屹立在每个小房间外,  所有考生不得带入任何竹简和纸张书籍,甚至连毛笔都不准。

    考场内的一间间隔开的小房间内,  吃喝拉撒专门有士卒负责,  不准考生离开半步。

    蔡邕老身自在的坐在凉棚内,看着这一盛举脸上更是充满了火热,天下才子若有十斗的话,那么如今长安城内便足有九斗。

    “温侯,这几题如何?”

    已经连续考了三日,蔡邕更是出了三题,最后还有两题后目光不由望向了吕布。

    吕布看后环视帐下的群臣顿时笑了,“元皓啊,汝来出道题如何。”

    田丰急忙摆手羞愧的拱手道:“丰哪有资格考校天下才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